【重点提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殷殷嘱托,也是湖南在激烈竞争中争得优势、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潜力所在。学员在学习本专题时不仅要了解湖南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短板、对策,还要对湖南发展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名词进行掌握,这是湖南省直遴选的公共基础测试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比如湖南围绕“3+3+2”产业集群和“老三样”“新三样”,推动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级,产品跃上中高端。
“3+3+2”产业集群是指:发展三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工程机械集群、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集群。发展壮大三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电子信息集群、新材料集群、新能源与节能集群。升级传统产业,打造一批经典产业集群,包括大力推动食品、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支柱产业集群,包括聚焦人工智能、5G、3D打印、深海、空天信息等前沿领域。
“老三样”“新三样”是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是湖南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这“老三样”逐步成长为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后,湖南瞄准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石化产业“新三样”,打造“新引擎”,致力构建产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一、背景链接
2023年3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高端制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深度解读
★制造强国战略解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重要意义
国际产业竞争的主要领域是制造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一国的制造业强,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就可以有较大的话语权;一国的制造业弱,特别是一些重点产业存在“短板”,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卡脖子”。制造业具有生产规模大、生产技术进步快、较少受资源条件限制等特点,是国际竞争的核心领域。
制造业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民福祉。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要求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要求物质和精神产品的供给质量不断升级,这对各个产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地看,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需要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包括医疗在内的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质量,也与制造业的发展质量息息相关;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等,都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持。
——存在问题
一是劳动力低成本投入难以为继。过去几十年,通过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积极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深度嵌入国际分工体系。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降低。在总量和结构双重变化的影响下,原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使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压力加大。尽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成为我国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二是全球技术合作的不确定性增多,国际市场运行波动加大。长期以来,引进技术和出口产品是我国制造业弥补技术短板和市场缺口的重要途径。由于部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卡脖子”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果技术合作遭遇冲击、技术引进路径被阻断,就可能导致技术供给减少、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同时,受国际经贸摩擦影响,我国产品出口市场变化加大、风险增多,这可能会给企业生产平稳运行和产能、技术、产品结构等带来冲击。国内外技术合作格局和市场关系的调整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潜在的转换风险也可能对制造业稳定健康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三是同质化低水平发展导致效能偏低。当前,我国制造业供给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部分领域存在“低端供给多、高端供给少”的现象,在产品结构、技术水平、质量性能、品牌建设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高端和优质产品自给程度不高。多年来,一些企业习惯通过引进技术和投资扩张做大规模体量,再通过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赢得市场份额,差异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不足,导致资源整合配置效率不高、制造业竞争能级偏低。随着国内外产业重合竞争不断加剧,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制造业参与高水平国际合作竞争的关键。
四是资源能源约束趋紧。近年来,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供给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外延扩张、粗放利用的增长方式受到挑战。受发展理念、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制约,部分企业资源能源集约利用水平偏低,节能降碳和清洁生产的改造投资压力较大,低成本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材料等尚待研发突破和推广应用。随着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不断提升,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路径已没有增长空间,高载能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投入增长将面临约束。
——“三步走”战略
在2045年之前中国制造强国战略主要分为“三步走”:2025年缩小差距,重点突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巩固地位,提升层次,居于制造强国“中位”;2045年创新引领,实现跨越,迈入制造强国“第一方阵”。
——对策措施
一是加快动能转换,塑造技术驱动新优势。要把技术放在要素配置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育成技术创新发展优势。需培育形成技术领先、创新活跃的制造业新增长点,推动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加快构建以科技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需顺应科技变革新趋势,积极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力度推动高端装备、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实现突破。
二是完善协作体系,优化内生增长环境。顺应国内大循环日益强劲的发展趋势,提高国内产业链协作水平,加强链主企业、核心零部件企业、加工组装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强化产业链薄弱环节攻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通制约发展的断点堵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现代金融等关键要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制造业吸引要素、汇聚要素、使用要素的能力与水平。推动供给与需求深度对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对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提升制造业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三是提升竞争能级,拓展品质升级空间。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开展精益生产、精品制造,提高中高端消费品占比,引导消费品制造向个性化、时尚化、智能化、品质化方向升级,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和国际化步伐。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不断缩小国内外原材料产业的技术差距,加快传统材料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新材料的创新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加快装备、汽车、电子信息等产品集成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提高“硬件+软件”“产品+服务”等的融合发展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高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四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顺应清洁化、高效化、减碳化发展趋势,推进节能减碳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大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装备、绿色产品,加快推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逐步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和产能。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服务市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低碳服务业,引导节能减碳领军企业面向全行业全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实现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湖南制造强省战略解读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勉励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赋予了湖南制造强省建设工作的新内涵、新方向。对湖南来说,以“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肩负的是政治责任,承载的是历史使命,体现的是发展担当。
——内涵理解
“重要”,就是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力争在服务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国家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彰显湖南担当。
“先进”,就是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在全国领先、在全球有影响力,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把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努力实现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转变。
“高地”,就是要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在质量效益、数字赋能、绿色转型、融合融通、集群集聚上,体现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推动基地向高地迈进、高原向高峰攀登。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年均增速达到8%,先进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达到60%以上,形成5个万亿行业、20个以上千亿产业、5个以上千亿企业;
到2035年,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真正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对策措施
制造强省建设要做到对国际大势、国之大者、省之大局了然于胸,才能在战略上更加主动,在战术上更加精准。要把握制造业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高端化。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大力发展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技术、深地深海深空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数字化。抢抓数字化革命潮流,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转变。
三是集聚化。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强化园区工业发展主战场职责定位,梯度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绿色化。加快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五是融合化。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重点内容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需要放到“两个大局”中谋划,尤其是要结合产业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集聚化、绿色化、融合化趋势,准确把握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内涵要求。
具体可以用“六个高”来概括:
在服务国家战略上体现“高”。要有服务国家战略、具有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有对国民经济具有带动和影响作用的先导产业,在全国制造产业链上有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在质量效益上体现“高”。提高产业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厚植产业优势,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
在数字赋能上体现“高”。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冠军企业,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绿色转型上体现“高”。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狠抓重点行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在融合融通上体现“高”。把握“制造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融合、要素融通。
在集群集聚上体现“高”。以“五好”园区创建为抓手,促进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向园区汇聚,着力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工作成效
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等重要指示,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工业“五基”和制造业五大环节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在全国率先实施首台套、首批次奖励,推进“10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和关键产品“揭榜挂帅”,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是核心技术突破彰显湖南担当。工业领域攻克填补国内空白技术200多项,CPU、GPU芯片、碳/碳复合材料等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材料实现国产替代,IGBT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两芯一生态”成为国内信创工程首选技术路线,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提高到90%以上,中小航空发动机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以上。
二是重大产品展示湖南风采。天河超算、北斗导航、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海牛”深海钻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等一批代表中国速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强度的大国重器频频亮相。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而制造,中低速磁浮列车等产品让出行更加便捷,中联智慧农机等产品让致富多了帮手。
三是创新体系形成湖南特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获批全国行业唯一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起“1个国家级+1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62家国家级+62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撑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八大工程”解读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着力建设“三个高地”支撑的现代化新湖南,把聚力打造“三个高地”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首要任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879”: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上推进“八大工程”,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实施 “七大计划”,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上开展 “九大行动”。其中,“八大工程”主攻先进制造业。
目标: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实施“八大工程”,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设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引领区。到2025年,湖南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八大工程:先进装备制造业倍增工程。加快壮大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电子信息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规模,强化关键零部件自主配套。实施先进装备制造业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和紧密配套倍增计划。到202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比2020年翻一番。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
食品医药创优工程。培育一批全国一流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树立绿色安全优质的“湘食”品牌形象。推进创新药、首位药、儿童药、短缺药开发及产业化,发展具有自主技术的医疗器械。
国防现代化工程。深入推进国防建设重点区域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重点相关企业培育计划。聚焦航空航天、军用电子、关键材料等领域,推进新型动力、电磁能、北斗卫星导航、中小航空发动机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