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2023年西藏政府报告指出,政府工作要始终聚焦“四件大事”“四个确保”,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以理念重塑、路径择优、方式创新培优增效,以“八对抓手”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努力实现新突破。报告中的“八对抓手”指的是:夯实“双基础”、着力“双重点”、发挥“双优势”、挖掘“双潜能”、做优“双特色”、强化“双驱动”、扩大“双开放”、筑牢“双屏障”。其中,做优“双特色”,即做优“旅游+”和做优“绿色+”。本期理论热点将围绕“做优‘绿色+’”进行深度解读。
一、背景链接
2023年3月7日,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全区生态环境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为目标,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力争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跃升优秀等次。
二、深度解读
(一)什么是做优“绿色+”?
2023年西藏政府报告指出,做优“绿色+”。坚持小而精、少而优,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中藏医药、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让高原洁净的水源、空气、土壤成为更高附加值、更强竞争力。
(二)中央层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论述
1.关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优化,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沿黄生态保护好,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调研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个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关于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2年6月5日,习近平在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中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全国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2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推进经济优化升级。加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亚太经济数字化转型。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拓展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加快构建亚太绿色合作格局。
3.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2019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2023年1月)
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中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能源革命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系统推进清洁生产,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1.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链条各环节,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以节能、减排、增效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标准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持续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完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引导企业创新绿色产品设计、使用绿色低碳环保工艺和设备,优化园区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产业循环式组织、企业循环化生产。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大幅提高清洁生产整体水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逐步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和轮作休耕制度,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稳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全国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多措并举推进农业节水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种养加结合、农牧渔结合、产加销一体等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达标合格农产品),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国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数量6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有效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提升服务业绿色化水平。积极培育商贸流通绿色主体,开展绿色商场创建。持续提升信息服务业能效水平,部分绿色数据中心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升级完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引导生产商、消费者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和可降解包装,推进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制定行业相关绿色标准,推动办展设施循环使用。全面实施铁路电子客票,推广电子发票应用,大幅减少票纸用量。在餐饮行业逐步淘汰一次性餐具,倡导宾馆、酒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2.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积极稳妥发展海上风电,积极推广城镇、农村屋顶光伏,鼓励发展乡村分散式风电。以西南地区主要河流为重点,有序推进流域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坚持创新引领,积极发展氢能源。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提高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以促进煤电清洁低碳发展为目标,开展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新增煤电机组执行更严格节能标准,发电效率、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推行天然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等替代煤炭,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在城镇燃气、工业燃料、燃气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序推进天然气高效利用,发展天然气热电冷联供。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专项行动,用不到1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30多年成品油质量升级之路,成品油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减少了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
3.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大、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多,是实现绿色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中国以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水平为基础,以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组织效率为关键,加快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让运输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深入开展多式联运。推进交通运输工具绿色转型。在城市公交、出租、环卫、物流配送、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不断推进铁路移动装备的绿色转型。提升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进船舶使用LNG动力和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加快老旧车船改造淘汰。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开展绿色公路建设专项行动,大力推动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深入推进港口和公路绿色交通配套设施建设。
4.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作为资源需求大国,中国加快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努力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让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为全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推广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结构节能,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组织实施钢铁、电力、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强化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动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能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依据水资源禀赋合理确定产业和城市布局。开展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对高耗水行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创建节水型城市,推行水效标识制度和节水产品认证,推广普及节水器具,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持续下降。中国还将再生水、淡化海水、集蓄雨水、微咸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有效缓解了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城乡用地标准体系、严格各类建设用地标准管控和项目审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节约集约用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消化存量挂钩机制和闲置土地收回机制,盘活存量用地。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严格管控围填海,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分类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控制制度,对海岸线实施分类保护、节约利用,严格保护无居民海岛,最大程度减少开发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开采,提升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矿山1101座。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开展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
(三)西藏层面部署
★西藏“十四五”规划
推动绿色工业规模发展。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按照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基地要求,开展战略性矿产地质调查、资源勘查,摸清底数,加快发展绿色矿业。打造“地球第三极•西藏好水”区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强天然饮用水产业,强化以销定产,产销年均增长20%以上。推动绿色建筑建材业发展,壮大民族手工业,扶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实施“民贸民品强企”工程。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地,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坚持整体施策、系统治理,突出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修复、国土绿化、净土守护、应对气候变化,形成协调联动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筑牢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国土空间优化、“两山”理论实践、生态搬迁、全面推进绿色转型为重点,加快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格局。建设绿色发展试验地,贯彻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将资源环境作为硬约束,坚持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突出特色资源、创新驱动发展,以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清洁能源接续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为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设。建设自然保护样板地,坚持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维持高原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建设生态富民先行地,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实施生态创建、生态补偿、生态振兴,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保障群众持续增收,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持防患于未然,谋划经济发展、规划项目工程要以不损害生态环境为红线,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生态财富。推进高原生物、旅游文化、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绿色金融,实行绿色GDP核算,培育壮大“地球第三极”绿色产品品牌,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把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政策,坚持“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
★西藏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加快发展绿色工业,重点推动绿色矿业、天然饮用水和民族手工业发展,开展战略性矿产资源和羌塘油气资源评估,推进扎布耶现代盐湖等产业开发,加快建筑业、建材业转型升级,绿色建材产品区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天然饮用水产销120万吨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
要突破惯性思维和传统路径依赖,坚持保护与发展协同推进,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起来,把高原生态农牧业、绿色加工业、文化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建起来,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闯出来,将绿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把西藏建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地、绿色发展试验地、自然保护样板地、生态富民先行地。
★《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年4月)
提升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立足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突出创新引领、绿色转型、改造升级,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以标准化规模种植养殖为重点,建立健全原产地认证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打造青稞、牦牛、藏系绵羊、藏猪、藏鸡等增产增效并进、生产生态协调可持续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强化农产品主产区耕地保护,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保障农产品安全。大力发展绿色工业,重点推动绿色矿业、天然饮用水和民族手工业发展,推动建材、能源、藏医药、饮用水等行业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加快建筑业、建材业转型升级,绿色建材区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打造绿色勘查示范项目,按照建设绿色矿山的标准推动改造原有矿山,到2025年实现在产矿山和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产业园区循环化、清洁化等升级改造,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质量、环保治理和清洁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提升发展绿色、低碳旅游,使旅游发展在促进全区生态文明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
★《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主要任务(2022年11月)
1.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提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能力。
(1)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完善自治区级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依规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动产废行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快实施有色、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园区建设,构建产业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企业内、企业间和区域内的资源高效配置。围绕水泥等重点企业,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力争建成15家绿色工厂。
(2)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以铜、铅锌矿山为重点,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及零排放矿山建设。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推进矿区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强化矿山企业污染治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打造绿色勘查示范项目,按照建设绿色矿山的标准推动改造原有矿山,新建、改扩建矿山投产前应达到绿色矿山创建条件。
(3)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推广尾矿环境友好型井下充填回填,减少尾矿库贮存量。推动尾矿、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在生产建材、筑路、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利用,提升综合利用能力,降低贮存处置量。对3家以上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评价。开展尾矿库周边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逐步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
2.推进农(牧)业绿色生产,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1)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鼓励和引导采用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养结合等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推动实施拉萨市林周、尼木、墨竹工卡县,日喀则市白朗县,山南市乃东、隆子、贡嘎等县(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区)推进项目,推动市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各相关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
(2)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推广标准农用地膜,鼓励使用全生物降解、耐候期长的易回收农用地膜。以主要覆膜县(区)为治理重点,建设农膜回收网(站)点,完善仓储设施设备。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资销售,参与废旧农膜、农兽药包装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支持农业重点县(区)探索建立废弃农膜回收补贴制度。建立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区)。各相关市化肥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到80%,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达到95%以上。
(四)西藏层面最新会议要求
★2022年11月21日王君正调研全区复工复产情况
王君正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西藏特色优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持续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高原绿色产业培育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王君正指出,高原新型炊具具有安全简便、功能多样、物美价廉、高原适用等诸多特点,归根结底是要好看好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要加大研发力度,把先进制造技术与高原群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研发推广适应高原气候的新型产品,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优化完善产品设计,用好用活西藏元素,把产品做精做细,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称心。要坚持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把产业做大做强,助力西藏绿色产业发展。
王君正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产业生态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经济化,提高绿色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要围绕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好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用好外力、增强内力、凝聚合力,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增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切实把政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要立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牧、绿色加工、文化旅游、高原生物、藏医药等高原生态产业,以重点突破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基础。要以思想观念更新引领产业发展升级,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有效引导和配置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推动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要加强产业规划和引导,积极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和招商引资力度,改善营商环境,把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资源优势与人才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努力发展满足各族群众迫切需求、适应我区市场的绿色低碳产品。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经济知识特别是现代产业知识,掌握经济运行规律,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成为抓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023年3月9日自治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现代服务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专项组以及包保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项目2023年第一次推进会
陈永奇指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意义,拿出实打实的举措,量化、细化、具体化年度目标任务,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见到实实在在成效。要加快探索开展服务业产业示范试点工作,重点围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体育康养、商贸商务、房地产、边贸、金融保险等行业领域,实施以奖代补,坚持用发展产业的思维、市场经济的办法,培育发展相关产业。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陈永奇强调,西藏是重要的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立足西藏实际,全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切实将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优势。要统筹水风光多能互补,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电源点、电网通道、农网改造升级、能源保供等项目建设,深入研究电价改革政策,落实好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强化督导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全力推进包保项目顺利实施,持续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三、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