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执法 不能“以曝制暴”
近日,广州地铁偷拍事件以女大学生与大叔和解尘埃落定。起因是一女大学生在地铁误以为自己被偷拍,在了解是误会之后,仍然执意将视频曝光,并对被怀疑人进行辱骂。随着网络发酵,女大学生遭受道德谴责甚至是违法风险,于是她找到当事人进行道歉和解。肆意捏造事实在网上传播真的合适吗?赶紧点赞关注,来听听我的三点看法。
第一,伸张权利源于事实。在广州地铁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女孩的出发点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被偷拍是很多女孩深恶痛绝的现象,也是法律法规重点打击的对象。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担心,女性对类似行为有所警惕、严加防范,也是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体现。只不过,伸张权利的基础应该是事实和真相,在明知是误会的情况下,仍然对当事人进行曝光辱骂,做法确有不妥。
第二,恶意揣测为人不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所应当,却不能漠视甚至侵犯他人正当权益。无端指责不是维权,恶意揣测也不是维权,网络曝光更不是维权。相比现实生活中,网络空间里任何信息的扩散和放大效应都会倍增。一旦以讹传讹,炮制的谣言几经传播,就有可能会成为贴在一个人身上的牢固标签乃至影响其现实生活。
第三,整治网暴势在必行。有的人现实中可能学历颇高、温文尔雅,但一旦躲在网名、头像后面,就可能换了一张面孔。“不用承担任何实际后果”的臆想,也增加了网络暴力发生的可能。无论是24岁女硕士因染粉色头发被网暴致死,还是刘学州遭网暴酿悲剧,亦或是近日的武汉校内被撞学生母亲坠楼身亡事件,都离不开网络暴力。凡此种种,令人痛心疾首。因此,要及时完善法律,让惩治网暴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思维,自觉抵制网暴行为,共同守护良好的互联网生态。
总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好好说话”不仅是日常生活的礼仪,也是网络空间的自我约束。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迎来“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