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规避“借而不调 用而不提”的“坑”
——从我的亲身借调经历说起
2012年,我毕业于国内某名牌211大学,同年上岸西部地区省会市的乡镇公务员。这十年间,我的编制始终在原乡镇,但以借调方式,组织部门把我安排到多个单位,始终处于“人编分离”的状态。这十年间,我勤于学习,善于写作,笔耕不辍,长年从事宣传业务工作,小有成绩,但领导一直借调我,却不解决编制调动问题。十年已过,弹指一挥间,我和大家分享我的借调经历和感悟,希望能够给乡镇的你,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四段特别的借调经历
第1段借调经历:乡镇工作一年,初露新锋芒
2012年,我开始了基层乡镇工作。却被安排到另外一个乡镇工作,而不是分配到编制所在乡镇。期间,我主要从事社会综治、法律调解等工作。
在工作中,我紧跟分管综治的领导,深入村里了解社情民情,直奔矛盾纠纷现场,敢于亮剑化解纠纷。同时,我经常自我学习,自我加压,经常总结归纳每一次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亮点,写出一篇篇亮点纷呈的调解信息,又能够为领导撰写的经验交流材料、讲话稿等。我所撰写的各类信息常见于政府网站,偶尔见诸报端。我的写作功底,逐渐被上级领导发现。
第2段借调经历:借调县级临时机构,崭露新头角
因为写作能力渐崭露头角,也有幸结识了一些县级领导。2013年底,我借调到刚组建不久的县级临时机构,该机构负责乡村建设统筹工作。而我被安排到宣传组,专门负责乡镇宣传工作。
大约一年时间,我就逃离了乡镇。这时,我雄心万丈,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我组建宣传队伍。在各镇物色一位能写、愿写、善写的同志,作为新闻信息联络员。只要有新闻线索,就联系联络员,深入乡村企业,搜集素材采写新闻稿。这三年,我和镇联络员们齐心协力,笔耕不辍,在新华网、省市级日报,发表了数百篇图文并茂的大稿件。这三年来,新闻宣传工作一直有声有色,排名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我也连续三年荣获省级日报优秀通讯员称号,也获得市级日报优秀通讯员一、二等奖等。
然而,即使工作再努力,每年一份的借调函按时到达,领导却从来没有提及过出路前程问题。只是重复着一年又一年的借调。
第3段借调经历:借调县级政法部门,闯出新天地
因为工作出色,我又被借调到县级政法部门,负责全县政法新闻宣传工作。
我通过搜集材料、组建新的宣传队伍,深入基层,深挖政法队伍生动故事、典型人物,总结政法工作经验亮点。连续在中央媒体如人民日报、法治日报及省报市报媒体上发表了多篇新闻稿件。特别是,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一篇《人民调解 为民解忧》新闻稿后,轰动一时。这也引起省市政法领导的点赞,县委还将其列入县委常委会议题。
同事经常说,你是领导重点培养对象,大有可为等等。领导专门找我谈心谈话,勉励我继续努力干工作。之后,也就没有下文。
第4段借调经历:借调县委办派驻到村,不辱新使命
因为前些年我发表了很多文章,又常深入乡镇基层,了解基层工作,又被县委办借调到派驻到村,先后担任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
在驻村期间,我发挥专业优势和新闻写作的特长,为村里多位村民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获得应得赔偿。我和村干们一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接下“烫手山芋”,啃下“硬骨头”解决村民的脱贫问题。各级领导下村调研检查工作,都纷纷点赞。
但是每次提拔时,我都是配角,成为陪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在编制所在乡镇工作过,镇里的领导虽然认识我,但是不深交。而提拔的干部大多是在该镇工作的年轻干部,说白了就是镇党委书记的亲信。
特别是乡镇换届时,我没有提拔,我也只是一个陪衬。因此,我心灰意冷,去意已决,下决心准备遴选,逃离乡镇。关于遴选体会经历,我后文再叙。
二、三点借调感悟体会:
1、“借而不调”现象在体制内将长期存在。想通过借调方式,正式调任新单位,难!原因是上级单位因编制有限,无法增加新人而导致缺人手。而借调乡镇干部成为上级单位解决该问题的捷径和惯用做法。因此,就会直接在下级乡镇直接物色人选,直接发借调通知,为我所用,又避开走复杂的招录程序。同时,被借调人员的工资由原单位发放。何乐而不为。因此,想通过借调,再调入县级机关,难!
2、“用而不提”问题在体制内是常事!想通过借调到上级部门,从而得到重用提拔,难!就提拔程序而言,要提拔,必须经过民主推荐程序,即由你的编制所在单位通过民主测评推荐,领导班子讨论研究,提出初步人选。当你长期借调到上级部门,本单位乡镇的领导、同事不再熟悉你,关系较为生疏。你的工作表现,别人不熟悉不知晓。在班子会讨论时、民主测评谈话时,就不会把你列为重点人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现实需要。
3、如想实现这几点,可以考虑借调
一是逃离忙碌的乡镇。乡镇公务员借调到县级部门,意味着可以进城,从而逃离乡镇“5+2”“白+黑”的工作环境,减轻巨大压力。
二是解决家庭问题。如果你的另一半在县城或者市区,为了解决两地分居的“周末夫妻”问题、照顾子女问题,或者找对象脱单等问题,可以考虑借调到县级或者市区工作。
三是偶遇重大机遇。这里的重大机遇,可以理解为:县委政府一把手看中你,要借调你做秘书,你可以一试。或者,如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等靠近权力中心的核心部门。这些部门工作,经常服务常委领导,机会难得,要抓住。
(作者: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