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名多年前遴选到市直机关的老学员联系到我。
他性格有些内向,但理论扎实、文笔很好,遴选时报考的岗位是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一年后就调入秘书处工作,是个典型的“材料党”。工作上他如鱼得水,很得领导欣赏,赶上职级并行没几年就从普通科员晋升到了二级主任科员。
最近组织部领导找他谈话,动员他到其他部门担任办公室主任一职。本来是“提拔”的好事,他却很纠结。
“老师,你了解我,我也就会写点材料、不擅长与人打交道,而且新单位离家很远,儿子刚出生、老人身体也不好,生活上很不方便,我能不能不去……”
“去!一定要去!”没等他说完,我就坚定的打断了他。
拒绝组织提拔是有“代价”的
2019年,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通报了一起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的典型案例。在该县干部考察工作中,两名女干部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但在组织谈话过程中,这两人先后以“到新岗位工作可能照顾不好家庭”和“自己的身体可能应付不了新的工作岗位”为由,拒绝接受组织的工作安排。该县纪委随即介入调查,根据具体情况,两名女干部分别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和全县通报问责处理。这个案例曾引发了广泛讨论,但组织的处理没有任何问题——无论是《党章》还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都明确规定了党员有服从组织分配的义务。
现实中“找理由”拒绝组织安排,不一定都像上述案例那样“上纲上线”被追究责任,但对个人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人事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组织不可能为了某一个普通干部专题研究,而是统筹考虑、全局谋划的。组织部领导找到这名学员,看似是组织征询个人意见,实质是非常正式的“组织谈话”。若因你个人意愿拒绝安排,主要领导要重新开会研究,组织部门会如何评价你?领导们对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大概率拒绝这次机会,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再次进入组织的考察范围。
不仅要“一专”更要“多能”
体制内对某项业务过于“专”,并不是“好事”。我曾遇到过一位市局老领导,他是90年代重点本科高校的法律专业毕业生,在那个行政执法还不规范的年代,他就是全市系统内的执法“权威”。领导们也把他当作“香饽饽”,三十多岁就当上了市局机关科室的一把手,各类优秀和先进也拿到“手软”。那些年省厅领导多次动员他到省厅工作,而先后两任市局局长不仅“严词拒绝”坚决不放人,也“苦口婆心”的劝说他留下。提起这些经历他说谈不上后悔,但还是遗憾人生本可能达到更高的高度。
当前体制内干部的培养不仅注重“专业”,更强调“多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这名学员材料写的好,而且因为擅长,别人心目中的“苦差事”他干的“有滋有味”。但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好文章,就会慢慢偏离社会主流认识,成为别人心目中不谙人情世故的木讷之人。久而久之群众如此评价、领导也这样认识,似乎你就只会写材料、不会带队伍、干不了别的工作,个人发展空间越来越有限。
年轻人要珍惜每次提拔的机会
当前很多自媒体和公众号过分渲染“体制内基层年轻人拒绝提拔”,这类文章的部分观点被一些人的“追捧”,例如当代年轻人更注重生活品质,考进体制是为了工作更轻松,过好八小时之外;提拔后责任重大、工作多了,但是收入增长却寥寥无几,可谓“得不偿失”……身处体制内的你我,真是这样认识的吗?
脱贫攻坚和“口罩”期间,包括当前防汛的关键时刻,多少基层公务员下沉一线,“5+2”、“白加黑”,吃的苦、受的委屈不比领导们少,可有多少人“轻言放弃”;单位有了提拔机会,是对自身工作和能力的最大肯定,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微微一笑”、“拱手让之”;因自己的“不成熟”和“任性”放弃了提拔,看着同一批进入体制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事后回想起来真能做到“心如止水”吗……
广大年轻干部万万不要被一些“毒鸡汤”蒙了心智。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做人有底线、办事有原则、说话有分寸,自觉摒弃从众和侥幸心理,坦然面对组织的评价和安排;另一方面,要主动通过基层锻炼、多岗轮训、交流学习等多种途径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向组织和领导靠拢,珍惜每次提拔晋升的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