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学】
★上海市民阅读情况总体概况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正在成为这座城市和市民的追求。报告发现,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和人均阅读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上海市民的综合阅读率(指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有声阅读以及视频阅读方式)达96.83%,与2021年(95.85%)相比稳定增长。就阅读数量来看,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13.37本,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报告显示,数字阅读势头迅猛,在阅读率、阅读时长、付费金额上表现不俗,成为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文化底色。2022年上海市民数字阅读率达93.56%,超过纸质阅读率(91.43%),与2021年相比提高1.66%。
★《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十大举措”
1.加强阅读内容引领
2.增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
3.提升阅读品牌活动能效
4.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5.扶持实体书店发展
6.推动数字阅读长足发展
7.加强青少年阅读指导
8.加强特殊群体阅读保障
9.扩大阅读推广力量
10.加强阅读文化培育
一、背景链接
2023年8月16日,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序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在上海书展,与爱书人共同感受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此次上海书展主会场汇集了全国20多家出版集团、约350家出版社、18万余种精品图书,全市活动总场次约850场。
二、深度解读
★基本内涵
2022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贺信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在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亲自倡导下,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中华大地充盈书香。
★《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
2020年10月,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不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意见明确,到2025年,通过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氛围更加浓厚,成效更加凸显,优质阅读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法治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
意见提出了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大阅读内容引领、组织开展重点阅读活动、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青少年阅读和家庭亲子阅读、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提高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组织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和加强全民阅读宣传推广等。
意见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党委宣传部门牵头负责的全民阅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加强服务保障,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法治化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加强评估督导,制定完善全民阅读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评估全民阅读发展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要求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2023年上海书展基本情况
2023的上海书展,在顺应发展趋势、转型升级为“融合型书展”的进程中跨出了一大步。既有首次扩容到2.6万平方米的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150个本地和全国各大城市的实体分会场,展销10余万种精选图书,举办700多场线下活动;又有15个网络平台构建而成的“上海书展线上朋友圈”和各参展单位自行搭建或牵手合作的上百个大小平台,展销图书的品种数倍于线下,举办的线上阅读活动数量则直追现场。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因此增强,触及的读者规模因此增大,影响力有效提升。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17日,书展圈内圈外相关页面总量破亿(1.14亿次),线上活动观看量破610万次(611.37万次)。“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线上平台访问量达到55.58万次,成为市民读者了解书展信息的首选。
上海书展的线上销售和互动较为活跃。2020上海书展指定三家线上图书销售平台及华师大社、复旦社、交大社、同济社、华理社、中福会社等主要沪上高校、社科文出版社线上销售实洋为1728.58万元。华师大出版社携“大夏直播团”入场,实施线下线上双品牌策略;悦悦图书在展会现场打造7×12直播带货图书销售模式,活动场次总计93场;樊登读书直播在线观看人次约238万人次、实洋约112万元;世纪天猫直播间联手樊登读书,8月12日19:00-21:00在抖音和快手观看人数总计达40万人,产生码洋超过60万元。上海图书馆牵头、全市公共图书馆积极,实现书展现场馆配采购图书22234册,码洋148.5万元。
★2023年上海书展“六大特点”
一是进一步凸显主旋律,集中展示、重点推荐全国各地精心策划的优秀主题出版物。书展主会场入口展馆序厅以主题雕塑及周边展区为载体,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著作及论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图书、党的二十大文件系列和重点图书,以及《复兴文库》和上海出版界获评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的出版物等,充分展示上海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的主题出版业绩和全民阅读成效。同时,各参展单位也将根据自身特色,重点展销主题出版物。
二是开放办书展,进一步彰显上海书展作为服务全国文化大平台的功能。除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高校出版联合体、上海社科文出版联合体等沪版矩阵整体亮相,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中国出版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20多家全国重点出版集团受邀亮相本届上海书展,还有磨铁、读客、果麦、新经典等十余家优秀民营出版机构参与,打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性书展”。
三是优化布局,进一步提升展馆场地的服务效能。为呈现更多全国各地精品好书,让读者有更好的活动体验,书展主会场整体布局将有较大程度的优化调整。主会场共设置8个图书展销区,其中,中国出版集团、主宾省四川省展区分别位于中央大厅及西平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由中央大厅、东平台延伸至东一馆二层;上海高校出版展区、上海社科文出版展区、海外图书展区位于西一馆二层;东一馆一层和西一馆一层都设置为全国图书荟萃展区;童书嘉年华展区仍位于东广场篷房。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出版图书展销净面积与2020年相比将增加近40%。活动区域也将优化调整,原中央舞台活动区置换至友谊会堂一层大厅,同时分别在上海展览中心东厢房、西厢房、东广场篷房、西一馆一层和友谊会堂一层友谊厅、二层影剧院、三层宴会厅设置活动区,举办新书发布、作者见面、图书签售、主题讲座等活动。
四是呈现更多更好的阅读活动。今年书展现场除继续举办“国学七天七堂课”“相约星期二”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活动,各参展单位将联手一批知名作家、学者推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国出版集团的读者大会、中国作协的“攀登计划”推广活动,两个“国”字头的大型阅读活动都将首次落地上海书展。欧阳自远、聂震宁、莫言、贾平凹、王安忆、罗平汉、曹文轩、濮存昕、楼宇烈、王树增、许宏、赵丽宏、葛剑雄、樊登等将在中国出版集团读者大会上与市民分享阅读心得。世纪出版集团将策划20多场培养科学精神、普及科创理念的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读客文化将举办第三届读客科幻文学奖颁奖典礼等。
五是跨界融合,本届书展将在序厅外圈展区推出数字融合出版全国精品展。展示参展单位近年推出的数字融合出版优秀项目,如中国出版集团“籍合网”、世纪出版集团“聚典数据开放平台”、北京出版集团“科学家的故事”等。书展还设置未来阅读和阅读跨界两个展区,阅文、帆书、喜马拉雅、七猫等数字化阅读企业及文创、阅读生活周边、咖啡饮食等机构参展,展示出版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气象,突出“阅读+”的产业集群和跨界活力。
六是进一步凸显新时代背景下的多元阅读文化。“国际文学周”“美好书店节”等书展重要子品牌将继续重点呈现。第十届“国际文学周”将以“叙事共同体”为主题,邀请包括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兰纳根及阿来、田耳等逾30位国内外嘉宾参加,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此外,上海书展还将在福建三明设立分会场,推广沪版精品图书品牌。
★2023年上海书展同往届相比“四个更加”
一是主线更加突出。上海书展不仅是上海的文化名片,承担着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提升上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而且她也是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平台。因此,出版方十分重视上海书展,纷纷拿出了看家本领、精品力作,在此集中呈现,如中国作家协会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本届书展期间将举行7场重磅作品分享会。中国出版集团也将第十四届“读者大会”首次移师到了上海书展。
二是服务更加细致。上海书展是服务全体爱书人的平台,不管是读者,还是出版社等参展方,都在多年参与过程中,体味到了上海书展服务至上的心意。近日,河北涿州等地洪水灾害中,多家出版发行机构损失惨重,上海书展与全行业同呼吸共命运,在本届书展设置了包括“您购票我捐款”等多项举措,支援受灾图书发行企业重建、助力行业纾困。此外,本届书展在购票、入场等环节不仅兼顾安全与效率,同时又能倾听读者声音,及时给出优化。在主场馆,还预留了不少空间,专门供逛累了的读者休息,饮食选择也更加丰富和方便。
三是分区更加合理。今年书展继续沿用主会场+分会场的模式,更进一步的是,分会场的版图不仅扩大到了临港新片区,甚至延伸到了外省市,在营造“全民阅读、书香满城”上可谓不遗余力。在主会场,不同于往届,今年书展将发布会、见面会、分享会等大部分活动从展陈区剥离,集中到更为静谧的会议室等空间,不仅让这类活动的现场效果和读者体验更好,同时也让整个主会场的动线更为清晰,人员流动更加高效和安全。
四是活动更加丰富。2023上海书展活动总数约850场,其中主会场活动467场,特色分会场活动142场。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一直是体现上海书展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支柱之一,2023上海书展活动总数约850场,其中主会场活动467场,特色分会场活动142场。从内容上看,既有专业精到的学术研讨,又有接地气的生活内容,既能吸引专业人士,又为广大市民群众喜闻乐见。
★《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十大举措”
一、加强阅读内容引领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物的学习阅读,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阅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读物的学习阅读,增进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大力推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出版物,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重点出版物的阅读推广,积极开展相关主题读书活动,重温奋斗历程,感受国运昌盛。大力提倡阅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二、增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
面向不同阅读群体需求,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重视经典作品的出版和阅读推广,向读者推荐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出版物。鼓励打造代表上海以及国家出版和文化水平的传世精品,支持原创出版品。大力推荐具有上海特点和特质的优秀出版物。加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作品的阅读推广,拓展全球视野,增进文明互鉴。结合上海丰厚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深化“建筑可阅读”“在行走中阅读”“在寻访中阅读”等专题阅读活动内涵。
三、提升阅读品牌活动能效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发挥上海读书节、市民文化节、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等大型活动在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价值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加强全民阅读活动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上海旅游节等本市重大节庆活动联动,提升“上海品牌”聚合力。鼓励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围绕“4·23 世界读书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阅读季等全民阅读活动,做大做强特色活动品牌。鼓励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发挥紧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特点,开展全民阅读促进活动。推动长三角区域重大全民阅读活动有效联动。立足文化惠民,推动更多优秀出版物、便捷阅读服务、高品质阅读活动进商圈、进楼宇、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
四、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公共图书馆主阵地作用,以总分馆制为抓手,优化基层阅读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更精准的阅读服务。结合五大新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升品质、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等中心工作,科学规划和布局阅读场所、设施和内容建设。鼓励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建设运营与自身主题契合度高、配套性强的阅读空间。鼓励商场楼宇、交通枢纽、影院剧场、银行医院、连锁经营品牌等服务机构和场所因地制宜设立阅读设施。推动街镇图书馆、社区(居村)阅览室、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基层阅读空间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 实践中心、邻里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场所联动发展,资源共享、功能融合、活动互通,打造一批深受市民群众喜爱的“家门口的阅读空间”。
五、扶持实体书店发展
扶持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创新发展能力强、特色鲜明突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实体书店。支持实体书店拓展常态阅读服务空间,积极开展公益性讲座、读书会、文化沙龙、新书首发等阅读活动和与文化惠民活动。面向不同读者需求,打造一批专业书店、特色书店、校园书店。鼓励新华书店升级改造,探索图书配送、教育服务、阅读定制等与全民阅读相关的线上线下立体化、多元化经营模式。支持实体书店与影院、餐饮、文创等休闲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集阅读学习、展览展示、文化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场所,嵌入市民“生活圈”。
六、推动数字阅读长足发展
鼓励支持出版单位发挥资源优势,推出更多数字化阅读内容,并依托“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和自有平台等加大推广力度。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巩固上海在电子读物、有声读物、网络文学、知识服务、在线教育等领域的优势,发挥互联网企业和新媒体阅读平台创新性和创造力,构建数字阅读内容供给新模式。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社交媒体、专业论坛、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开发完善阅读 APP、服务公众号、兴趣小程序、阅读学习社群等具有聚客引流功能的新型线上运营方式,扩大优质数字阅读内容的抵达率。
七、加强青少年阅读指导
注重时代性和导向性,加大贴近青少年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的主题读物出版和推荐力度,通过组织学习讲座、开展读书征文、组织诵读演讲等方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注重科学性和适读性,倡导阅读从娃娃抓起,倡导家庭阅读与亲子阅读,鼓励开展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各类阅读活动。注重多元阅读渠道融合、阅读与实践结合,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阅读活动,引导青少年多读书、善读书、活用书,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社会机构参与青少年阅读推广。
八、加强特殊群体阅读保障
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应设置盲文阅读、有声阅读专区或专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应提供更多无障碍、多感官阅读服务。拓宽和畅通社会各界为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开展志愿者助读、组织出版物捐赠等服务和捐助的渠道,鼓励有针对 性地组织开展乐龄阅读、助残阅读,提高老年人、残障人士的文化生活品质。进一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特别是城市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阅读权益,鼓励社区、学校、 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推动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