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保持经济运行恢复向好态势②
10月23日,山东青岛一名消费者网购了一件羽绒服。这件产品产自江苏常熟工厂,前置于青岛一个仓库内,当天即送达。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这是2023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件,比2022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9天。快递业连着千家万户、连通线上线下,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多环节,其年业务量连续第三年突破千亿件级别,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是经济恢复向好的生动写照。
消费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假日经济不断升温,餐饮消费加速回暖,休闲旅游稳步复苏,人们感受到消费恢复的强劲动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居民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表明我国消费市场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消费是最终需求,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各领域的消费增长汇成合力,助推经济回升向好。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随着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回升,消费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市场活力也将不断增强。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更好满足消费新需求,助推消费市场不断做大做强,一个重要着力点是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品质供给。随着人们的品质生活要求提高、绿色环保理念增强,升级类和绿色商品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比如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3.8%。顺应新趋势,优化供给,提高供给体系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催生更多新需求,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方能畅通国内大循环,最大限度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市场发力,政策给力,才能让消费市场持续“暖”起来。有效恢复和扩大消费,需要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发放针对汽车、家电等实物商品的消费券,聚焦文旅市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着力完善消费促进政策,激发出更大的消费活力。在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的当下,不断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消费增长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当前,随着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积极因素逐步增多,消费需求正稳步回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加稳固。把握好发展的时与势,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瞄准消费新需求,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定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助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李洪兴;《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出游人次创下新高。从传统的实景观光,到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新技术在文化内容创造和传播、文旅交互方式等场景业态方面不断创新突破,为人们带来新的文化和旅游体验。这表明,新一代数字科技正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化数字化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江苏,常州恐龙园、淮安西游乐园等主题公园探索开发数字化产品,涵盖数字化特色主题IP、数字化产品服务以及数字文旅演艺等。在北京,数字三维技术全景复原的通州古城、沉浸式交互技术打造的千年运河和“最美中轴线”等场景,让观众体会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魅力。顺时应势,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度挖掘文化数据价值,积极进行文化资源数据分类标识和关联,有效利用文化数据开放共享,就能实现文化资源的综合转化与合理应用,努力开辟文化和旅游发展新赛道。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开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在上海,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正成为旅游休闲新热点。在河南洛阳,《风起洛阳》VR全感剧场深耕历史文化底蕴,深受游客欢迎。近年来,一大批参与性强、互动度高、体验感好的沉浸式项目创造了文化和旅游产品新形态,赋予了文化和旅游产品新价值。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推进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文旅应用场景。智慧出行、智慧酒店、智慧票务、智慧园区、文旅虚拟数字人等,打通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全方位满足着游客多元化、智能化、体验化、个性化消费新需求,也极大提高了文化和旅游要素配置率、资源使用率。
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行业人才培养同步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客观上需要一批既懂得文化和旅游、又掌握数字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复合型人才;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需要我们在文化艺术和旅游教育领域加强审美、创意、想象等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人工智能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当前,文化和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模式不断涌现,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以新的理念开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文化和旅游行业培养积累更多高水平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此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牢牢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意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方面贡献更多力量,就能打造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
(作者陶诚为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共建“一带一路”是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时代大势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共建“一带一路”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
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我国与共建国家在工作制度对接、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同有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积极履行环保责任。
互联互通加速推进。10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一道,以互联互通为主线,构建以经济走廊为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中,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86条时速120公里的运行线路穿越亚欧腹地主要区域,物流配送网络覆盖欧亚大陆。截至2023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4万列,运输近700万标箱,货物品类达5万多种,涉及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合计货值超3000亿美元。
民心相通暖意融融。10年来,我国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我国与一些共建国家互办文物展、电影节、艺术节、图书展、音乐节等活动,我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一条条“幸福路”、一座座“连心桥”、一片片“发展带”在共建国家不断涌现,菌草、水井、杂交水稻等“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项目扎实推进,不断增进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些成就是各国政府、企业和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10年的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只要大家把彼此视为朋友和伙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赠人玫瑰则手有余香,成就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同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阻挡,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把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落实到位,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我们一定能够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
(作者王军单位: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2日 第 09 版)
策论文
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成长
安徽合肥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种子基金,为“原始创新、源头创新、集成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山东临沂高新区出台企业创新积分制,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开发“创新积分贷”专项科技金融产品。近年来,聚焦初创期科创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多地加大财税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呵护种子企业成长,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初创期科创企业大多处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前沿,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先遣队。不过,由于其尚处于起步期,虽然发展潜力大,但因规模小、轻资产、难估值、信用低等原因,往往容易面临融资难题,在技术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研发创新投入等方面常常资金不足。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有“阳光雨露”的润泽,初创期科创企业就有望从种子、幼苗逐步成长得枝繁叶茂,乃至长成参天大树。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社会资金重视并加强对初创期科创企业的扶持,就是为产业升级赋能、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加大政策支持,精心培育“创新种子”。各级政府要立足扶早、扶小、扶优,发挥好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设立引导基金、提供税收优惠、放宽投资限制等方式,为初创期科创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政策,以政策暖阳照亮种子企业的成长之路。
培育多元生态,协力呵护“创新种子”。作为专业机构,天使投资、种子基金等投资对初创期科创企业意义重大,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活水,还能通过业务指导规范企业治理,提高项目成功率。各地要加快培育形成多元化的创新支持体系,推动风险投资、种子基金、债券及各类市场化基金等协同发力,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金融产品,着力浇灌“创新种子”。金融机构是初创期科创企业突破资金瓶颈的主力军、主渠道。各地金融机构应当积极探索,可以面向初创期科创企业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小企业信用贷、人才贷以及企业创新积分授信制等金融支持,锚定企业科技特质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激活科技金融的一池春水。
初创期科创企业是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星星之火”,其始虽微,其成也巨。加强对初创期科创企业的支持,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各类资本“投早投小”,定会让一粒粒科技创新的“种子”竞相萌发、茁壮成长,不断开辟经济新增长极和产业发展新赛道。
(摘编自《河南日报》,原题为《让企业的“创新种子”竞相萌发》)毛同辉;《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夯实农业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大抓农村党支部、建强战斗堡垒,取得明显成效。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夯实农业强国建设的基层基础。
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 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验,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等,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党建”建设,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加快党建信息平台开发建设,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
选优配强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对于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的党员里培养选拔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组成。强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教育培训,完善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扎实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政策法规、基层治理能力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想方设法补足农村发展人才短板,激发人才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人才基础。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培养造就农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注重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农业农村干部,建立持续发现和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把优秀年轻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同时,积极引进一批能够扎根乡村的优秀人才,发挥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等人才的作用,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创造机会、畅通渠道、营造环境,帮助其解决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为乡村建设和发展汇聚更大力量和动能。
(作者王琳,郎珺荷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2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