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9月25日至26日,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在银川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巴彦淖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二、深度解读
★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
(一)基本概念
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形成了面向绿色发展的四大核心理念,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武器。
(二)核心理念
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自然观。历史上有许多文明古国,都是因为遭受生态破坏而导致文明衰落。所以总书记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生态与文明的内在关系,更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哺育人类、启迪人类。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只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才能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关系,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能在问题发生之后再以更大的代价去弥补,而是要让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让良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3.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系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草。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总书记曾说,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人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怎么能正常生存下去呢。所以人和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如果我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终将影响人类的命运。这也告诉我们,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可顾此失彼。由一个部门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4.环境就是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新民生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经济在发展,环境在污染,我国已经在发展与污染中徘徊了很多年。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固然有群众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生活习惯尚未形成等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开发资源轻科学统筹规划。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把它上升到民生的高度去认识、去重视、去治理。所以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摘要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总书记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三)工作方法: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等,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四)组织保障: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监督,各级政协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要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摘要
5日至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抑制,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绿色惠民成效显著,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总书记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而且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挑战。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这两年,受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次数有所增加。现实表明,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总书记强调,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要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森林。
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要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科学部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全面抓好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六盘山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确保沙源不扩散。
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最后强调,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要健全“三北”工程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解读
(一)重要会议
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9月25日至26日在银川举行。
1.基本情况: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代表党委常委会作了讲话。全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对新征程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宁夏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见》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组织保障4类专项文件。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雷东生就“1+4”系列文件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总体说明,各专项文件起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解读说明。
2.重要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上升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并形成了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引和推动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二十大专章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围绕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系统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是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为我们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宁夏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用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3.宁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宁夏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是全国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三北”工程建设地区,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区”高度耦合的省区,担负着总书记赋予的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任务,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要求、是服务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宁夏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的现实要求、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内在要求,必须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作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作为“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坚决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发展之路。
4.宁夏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正处在巩固提升、扩大成果的突破期,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标本兼治、整体推进的攻坚期。新时代10年来,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塞上江南越来越美了。但生态系统脆弱的区情没有改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生态治理能力和水平还不高,建设美丽宁夏压力大、任务重。要进一步增强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加坚定建设美丽宁夏的信心和决心,像抓发展、抓安全一样攻坚克难,从当下改和长久立的有机结合上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巩固向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保障高水平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
5.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对宁夏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坚定扛起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注重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治理、全要素提升、全地域建设、全过程防范、全社会行动,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防沙治沙阵地战、保护修复系统战、稳妥降碳持久战、体制创新突破战、生态安全守护战、环境保护人民战、基础支撑协同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宝地,构筑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宁夏篇章。主要目标是紧盯“三个关键节点”渐次展开、全面推进:2027年美丽宁夏建设成效显著,取得“8个提高、6个下降”新成效;2035年美丽宁夏基本建成,构建“4个显著”新格局;本世纪中叶美丽宁夏全面建成,绘就“4个全面”新画卷。基本原则是统筹全国大局和地方一域,统筹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和民族团结生命线,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统筹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统筹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
6.工作措施:要锚定这次全会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美丽宁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聚焦减污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保持好发展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势头。要聚焦植绿增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突出“一河三山”,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力推进“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提升美丽家园“新颜值”。要聚焦降碳减碳,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围绕做优做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稳妥推进安全有序降碳,倡导推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快走出转型发展“绿色路”。要聚焦防灾减灾,更好统筹发展和生态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常态管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抓好森林草原火灾、外来物种入侵、自然地质灾害、环境次生灾害等防范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犯罪行为,夯实筑牢生态安全“防护墙”。
7.组织保障:要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更强组织保障推进美丽宁夏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党政“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积极主动作为,各级人大、政协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各相关部门坚持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形成全区上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要加强考核督查问责,严格落实“督、调、究”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六查”联动机制,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领导干部严肃问责、终身追责,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强化资源力量保障,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价格政策,纵深推进“六权”改革,深化完善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树立“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赔偿”的鲜明导向。要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领导干部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提高环保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9.工作要求: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学”字打头、“干”字落脚,深学细悟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把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与贯彻落实这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自觉做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美丽宁夏建设的行动派和实干家。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格局,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科学方法,上下联动、条块结合,苦干实干加巧干,打好主动战和协同战,持续推动全会部署和系列文件落地落实,合力奏好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大合唱”。
10.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提振精气神,鼓足实干劲,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美丽宁夏,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
(二)重要文件——《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推进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宁夏的意见》解读
1.基本遵循和整体思路:《意见》站位全国生态大局,站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大局,明确了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整体思路。概括为“111369”:
一个指导,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引;
一条主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指出了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毫不偏离的重要遵循;
一个使命,坚定扛起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这是总书记赋予宁夏的政治使命;
“三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明确了美丽宁夏建设的宗旨所系、理念所在、行动所向;
“六个全”,即全领域转型、全要素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全方位治理、全过程防范,体现了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格局;
“九大战”,即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污染防治攻坚战、防沙治沙阵地战、保护修复系统战、稳妥降碳持久战、体制创新突破战、生态安全守护战、环境保护人民战、基础支撑协同战。
2.美丽宁夏建设的时间表:第一个时间节点立足本届党委任期交出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到2027年取得“8个提高、6个下降”新成效。第二个时间节点对标党中央美丽中国建设的新部署,从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功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四个方面,提出到2035年构建“4个显著”新格局。第三个时间节点着眼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总目标,到本世纪中叶绘就“4个全面”新画卷。《意见》的总要求、总目标,总任务,绘就出美丽宁夏“全景图”。
3.针对薄弱环节,《意见》提出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加大以“一河三山”为重点的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面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系统、重点生态廊道、重点河湖滩地保护修复;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治理力度,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生态系统;加大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力度,构筑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体系、物种保护空间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
4.围绕“双碳双控”目标,《意见》以有效措施科学统筹降碳和增长,明确了有序推进的节奏力度、标本兼治的重点举措: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5.坚持以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提出打好体制创新突破战,推动生态领域改革走深走实。提出认真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入推进“六权”改革等。
★2023年全区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摘要
总的工作要求是:深入践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生态优先战略,打造绿色生态宝地,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统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
一是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扎实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攻坚行动。加强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深化重点时段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推进银川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推动农副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业、农村生活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继续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启动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化锅炉、工业炉窑综合治理。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现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加强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及成品油全链条监管,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和环保号牌发放工作,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安装与平台联网。出台《自治区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评估。2023年,全区地级城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30.6微克/立方米、6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4%,重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5%以内。
二是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黄河宁夏段水生态保护治理攻坚行动,抓好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启动黄河干流、主要支流及重点湖库水生态调查评估,指导各地针对劣V类水体编制消劣行动方案。全面排查、分类整治入河排污口,建设统一的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平台,建立排污单位、排污通道、排污口、受纳水体等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积极争取新增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额,加快推进银川市试点建设,完善再生水调配体系。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开展2023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巩固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开展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治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加大矿井疏干水收集与深度处理,拓宽生态补水途径。持续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农村水源地保护区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2023年,全区地表水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0%,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控制在10%以内。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质比例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三是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开展第二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并完成“回头看”,实施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项目。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监管,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深入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严格涉重金属行业大气、水污染物排放管控。着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坚持分类分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加强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排查整治,推动不正常运行设施分类整改。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田残膜、农村垃圾等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推进彭阳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工作。巩固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风险管控,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分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持续开展重点污染源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023年,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4%。
四是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加大《宁夏回族自治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宣传贯彻力度,协调推进银川市、石嘴山市“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各相关行业部门积极培育“无废细胞”工程。推进落实《自治区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行动方案》,依法开展危险废物经营和跨省转移行政许可,协调建立跨省危险废物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推动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及废弃铅蓄电池集中收集试点,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扎实推进新污染物治理,完成首轮全区化学物质基本信息调查和首批环境风险优先评估化学物质信息详查,公布自治区第一批优先评估化学物质清单和重点管控清单。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新建项目严格落实“减量替换”和“等量替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0.5%。加强电子废物拆解环境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拆解处置行为。
五是助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全面做好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后续工作。深入开展环境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完善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工作机制。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开展区域、城市、产业园区和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效模式、实施路径和推进机制。推进建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作机制,深化上、下游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六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开展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进展情况分析评估,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加强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进一步规范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交易等活动,按期高质量完成重点行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出台《自治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建立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深化低碳试点,组织银川市、吴忠市开展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评估。推动落实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
七是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推动贺兰山、六盘山国家公园创建。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督,定期开展保护成效评估。开展“绿盾2023”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推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回头看”。开展典型矿山生态破坏现状调查和生态安全重要区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持续推进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和汝箕沟矿区火区生态环境监测。制定《新时期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编制《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探索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与评估。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区生态质量指数(EQI)稳中向好。
八是严密防控环境风险和辐射安全事故。强化重点领域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深入实施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严格辐射安全监管,不断强化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安全管理,积极拓展放射源在线监控范围,扎实做好废旧放射源、放射性废物安全收贮。持续推进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加快自治区环境应急物资分库建设。加强环境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完善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和辐射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坚决防范放射源丢失事件,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九是全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严的基调,保持整改定力,加强调度督办,严把质量关口,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2023年29项整改任务按期完成,推进后续20项整改任务达到序时进度,推进112件群众信访投诉件落实办结。推进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未完成的24项问题整改。
十是持续抓好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推动中卫腾格里沙漠和美利林区地下水污染等重点问题整改,推动做好2022年黄河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工作,推动全区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问题整改。结合自治区“三察(查)一体”工作机制,推动“四防”常态化督查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整改成效,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
十一是进一步加强法治保障。积极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加大损害案件线索查办力度,扎实开展全国第四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典型案例筛查和上报工作。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深化基于排污许可“一证式”执法监管和移动执法系统的运用;推行非现场监管,充分利用在线监控、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智慧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大力开展交叉执法、跨区域跨流域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