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学】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
县域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持续做好“三农”工作作出历史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县域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大方面
1.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注重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县域经济要逐步摒弃低效、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转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产业。
2.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县域经济要积极建设创新体系,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3.环境友好: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推动绿色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强环境保护,实施绿色生产和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4.人民为本:高质量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为原则,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
5.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追求的是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而非短期的高速增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确保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链接
2023年10月10日至11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县城城镇化现场推进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聚焦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持续提升产业承载和人口聚集能力,推动县域发展展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
二、深度解读
★基本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政策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强县域发展活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出重要贡献。县域连接城乡,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环节。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可以直接改善区域福利水平,并加快推进产业向农村延伸,提高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一、推进县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城建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县城建设的任务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系统提出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方式。这些部署表明,推进县城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是我国历史上最稳定的行政区划单元,其建制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窗口期。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推进县城建设,既有利于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又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第三,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的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2/3左右。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开拓新的巨大投资消费空间。
第四,县城建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县城建设发展关系县城乃至全县域的民生质量。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有利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健全市政公用设施,有利于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
二、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方向
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一是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二是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支持边境县城完善基础设施。三是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四是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五是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同时,县城建设要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三、如何培育发展县城的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有产业才有就业岗位、才有人口集聚。产业配套设施可供众多企业共用共享,直接影响着要素是否流入和企业成本高低。不少县城的产业平台功能比较薄弱、配套设施不健全,升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冲抵了县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低的优势。要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二是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三是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四是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改善县城消费环境。五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
四、推进县城建设的政策保障
县城公共设施量大面广、资金需求巨大,但县级层面普遍财力不足,很多县也缺乏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着眼破解县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人口、资金、土地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增强县城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省以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二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对公益性项目加强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其中符合条件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予以支持;对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鼓励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三是建立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加强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县城建设正常用地需求。
★吉林省县域产业类型及其定位
在吉林省42个划入县域经济管理的区域中,依据国家功能分区的要求和县域经济的基础及资源状况,实施县域产业多种类型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选择与本地实际相适应的产业发展类型。
1.生态资源保护型。此类县(市)主要包括汪清县、龙井市、安图县、和龙市、长白县、靖宇县、通榆县、乾安县、镇赉县、大安市、洮南市、长岭县、双阳区等。除双阳区外,上述县(市)都位于吉林省东部和西部,属于生态资源高度保护和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且可开发的资源相对较少并距离大中城市较远,缺少中心城市辐射。双阳区作为长春市的水源保护地,在发展工业上受到限制,开发领域较小。在这些县域,主要是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的要求,实施有限度的开发,而且所有开发必须有利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按照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发展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注重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发展林特产品和土特产品加工业,发展以自然风光为主要资源的旅游产业。
2.支柱产业辐射型。此类县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的优势农区和长春、吉林两大城市的辐射区域,包括公主岭市、伊通县、德惠市、农安县、九台区,榆树市、永吉县等。此区域内集中了全省行走机械和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的产业集群。此区域应在大力推进国家粮食安全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农畜产品为资源,继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其中重点推进食品加工业的精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在一汽和长客辐射的区域内,重点扩展汽车和客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提升产业集聚规模。
3.自主产业成长型。此类型县(市)包括梅河口市、通化县、集安市、敦化市、延吉市、桦甸市、磐石市等,其发展基础较好,且已经形成本地的特色产业,其中梅河口市、通化县、集安市、敦化市、延吉市等地形成了成长性较强的制药产业,是吉林省药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桦甸市、磐石市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企业群体。此类县域今后的主要方向是将既有产业做大做强,特别是药业,培育成吉林省的支柱产业。
4.本地资源依托型。主要包括舒兰市、蛟河市、辉南县、柳河县、前郭县、扶余市、梨树县、双辽市、东丰县、东辽县、珲春市、图们市、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等,此类县域在产业规模上不如第二、第三种类型,但已经起步,有所成长,主要依托本地的资源发展第二产业,包括矿产、能源、矿泉水、农产品。珲春市和图们市主要依据区位优势,发展起外经外贸产业。此区域基本不在长吉两大城市的辐射之内,所在区域缺少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有的县(市)也处于生态保护区域之内,但现有产业成长性较好(如抚松县),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区域未来发展将要更多地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围绕资源做好产业发展文章。
★吉林省《关于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内容
◎主要目标
到2030年,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变,科技优势全面转化成产业优势,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全面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高质量发展能力和东北亚区域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不断与东北亚区域周边国家、国内先进省份的科技协同创新和产业联合体系深度融合,为全面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提供强有力支撑。
◎重点任务
(一)建设创新型县(市、区)和创新型乡镇。
(二)创新驱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
(三)培育壮大创新创业型企业。
(四)夯实创新创业人才根基。
(五)建设创新创业平台载体。
(六)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七)强化民生科技发展。
(八)营造县域创新创业良好生态。
★吉林省“十四五”规划有关内容
强化县城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功能。全面推进县城公共服务 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补齐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强化梅河口、公主岭、前郭、珲春4个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市)带动作用,完成补短板示范任务,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发展社会办医。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进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和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
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推动质量提升和标准创新。坚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建设长春等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深入实施服务业重大工程,大力发展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促进消费升级提质扩容。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完善重大项目包保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重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抓好示范镇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支持通榆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展,支持梅河口市、抚松县等区域重要节点城市创新发展,推动长吉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
★领导要求
2023年10月10日至11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县城城镇化现场推进会议召开,省委书记指出,当前,我省县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县域发展与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关系,县域发展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关系,县域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县域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县域经济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重要战略优势,持续激发县域发展活力。
会议强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要以特色优势推动产业现代化,依托特色资源进行全产业链深度开发,因地制宜做强特色工业、壮大特色农业、发展特色服务业。要以项目支撑壮大实体经济,精心抓好项目谋划,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强化要素供给保障,更好地聚资源、引客商、招企业、落项目。要以改革放权激发内生动力,最大限度把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县一级,更好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以一流营商环境赋能发展,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公正公平法治环境、英才汇聚人才环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会议强调,新型城镇化,人是核心、县城是重要载体,关键在城乡融合。要进一步科学把握县城发展定位,加快壮大大城市周边县城,分类打造区域节点特色县城,抓好专业功能型县城培育,更好扶持边境县城发展。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着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强化城乡道路交通联结。要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更好满足群众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需求。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通道。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县域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评估,搞好试点示范,以“五化”闭环工作法抓好落实,努力营造支持县域发展的浓厚氛围。
省长指出,要切实提高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县城城镇化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对照功能定位找准赛道、扬长补短,全力建设一批生态大县、农业强县、工业富县、文旅名县、边境特色县。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产值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深化扩权强县体制机制改革,盘活用好各类资源。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好“县城更新行动”,提高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水平。要压实各方责任,坚持统筹在省、推进在市、落地在县,同题共答共考,强化保障支持,鼓励地方首创,“一把手”亲自上手,用数据说话、用结果交账,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