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3年10月2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会议指出要多措并举,下更大力气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要持续创新消费场景,加快文体旅融合发展,抓好商圈、特色街区、旅游景区等重点载体建设,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要丰富重点商品供给,办好各类联动促销活动,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更好满足群众品质化、多样化消费需求。要千方百计促进居民特别是农民增加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为消费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度解读
(一)中央和国家层面部署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2021年6月《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
1.指导思想: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分层分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
2.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年均新增农村网商(店)100万家,培育30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经营农产品的公益性市场地市级覆盖率从40%提高到60%。
3.九个方面31条具体举措:一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完善县城商业设施。建设乡镇商贸中心。改造农村传统商业网点。二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企业数字化、连锁化转型。培育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丰富农村消费市场。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消费品。优化农村生活服务供给。提升县域文旅服务功能。四是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加强农业品牌培育。五是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加快发展产地市场体系。提高农产品市场公益性保障能力。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加快补齐冷链设施短板。六是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健全农资流通网络。增强农资服务能力。七是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支持大型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八是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和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农村市场执法监督。促进农资市场有序发展。加强市场质量安全监管。九是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分级分类管理。便利交通运输。加强财政投入保障。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标准统计等相关制度。强化指导考核。
4.发展县域商业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结合乡村人口、消费习惯等特点,完善商业网络,鼓励流通企业开拓农村市场,鼓励生产和服务企业开发适合农民特别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在人口集中的村,发展连锁商店,为村民提供多样化服务。在人口较少的村,通过电商、供应链赋能,改造夫妻店,保障基本日用品供应。二是分层分类。县城重点强化综合商业服务能力,改造提升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能力,建设乡镇商贸中心,推动购物、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向周边农村拓展服务。村里重点强化便民服务能力,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村庄延伸供应链服务,优化商品供给。三是下沉和上行相结合。在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的同时,推动县域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人才回乡创业就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加强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发展冷链物流,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强化产销对接,帮助农民把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提升县域文旅服务功能,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意见》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支持和中长期促进相兼顾的要求,提出了五方面二十项重点举措。
一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
二是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加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五是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强财税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压实各方责任。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
1.总体要求。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促进机制,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经济循环,释放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顺应市场规律和消费趋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服务质量,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潜在需求,着力营造推动消费升级的良好生态。坚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坚持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更好结合。突出体现大众化、普惠性,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2.六个方面20条具体举措
(1)稳定大宗消费。①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着力推动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汽车更新消费,鼓励以旧换新,不得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实施歧视性政策。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改善人员密集场所和景区停车条件,推进车位资源共享利用。②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执行居民电价,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③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完善住房保障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发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在老旧小区改造和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中的作用,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持续推进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支持7度及以上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鼓励同步开展农房节能改造和品质提升,改善农村居民居住条件。④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促进家庭装修消费,鼓励室内全智能装配一体化。推广智能家电、集成家电、功能化家具等产品,提升家居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加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柔性显示等新技术,推进供给端技术创新和电子产品升级换代。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产品消费,打造电子产品消费应用新场景。
(2)扩大服务消费。⑤扩大餐饮服务消费。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⑥丰富文旅消费。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促进假日消费。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在保障游客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支持不同区域景区合作推行联票模式,鼓励景区结合实际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范创新发展,引导博物馆、文化馆、游乐园等延长开放时间,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24小时生活圈”。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建设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区。⑦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加快审批等工作进度,持续投放优秀电影作品和文艺演出。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安全监管和服务保障,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鼓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增加受众面广的线下线上体育赛事。大力发展智能体育装备,提升科学健身智慧化水平。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加强体育公园建设,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遴选确定新一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鼓励各地加大对商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购物节、民俗节、品牌展、特色市集等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会展消费。开展“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促进品牌消费。⑧提升健康服务消费。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等医疗联合体,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生活照护、康养疗养等服务和产品,支持各类机构举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积极扩大普惠型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消费提质增效。
(3)促进农村消费。⑨开展绿色产品下乡。有条件的地区可对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予以适当补贴,按照产品能效、水效等予以差异化政策支持。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建材消费予以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⑩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即时零售,推动电商平台和企业丰富面向农村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水平,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物流站点建设改造,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资源,推行集约化配送,鼓励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在有条件的乡村布设智能快件箱,增加农村零售网点密度,逐步降低物流配送成本。⑪推动特色产品进城。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产品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订单农业,拓宽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引导线上线下各类平台持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开设专馆专区专柜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品顺畅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强消费能力。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保护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盘活和挖掘乡村文旅资源,提升乡村文旅设施效能。推动实施乡村民宿服务认证,培育发布一批等级旅游民宿,打造一批品质民宿。支持经营主体开发森林人家、林间步道、健康氧吧、星空露营、汽车旅馆等产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美丽田园、景观农业、农耕体验、野外探险、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拓展乡村生态游、休闲游。
(4)拓展新型消费。⑬壮大数字消费。推进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经济、在线文娱等数字消费规范发展。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提升网上购物节质量水平。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鼓励数字技术企业搭建面向生活服务的数字化平台,推进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数字消费业态、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加强移动支付等安全监管。升级信息消费,促进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建设改造,提升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水平,高质量举办信息消费系列特色活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更多消费领域融合应用。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服务标准。⑭推广绿色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健全绿色低碳产品生产和推广机制,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健全节能低碳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鼓励先行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倡导理性消费,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5)完善消费设施。⑮加快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科学布局、培育发展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商业体系,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发展智慧商圈,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消费载体,提高居民消费便利度。加强社区便民服务,合理布局养老、托育、餐饮、家政、零售、快递、健身、美发、维修、废旧物品回收等便民生活服务业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⑯着力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结合推进城市更新,强化存量片区改造与支持消费新场景发展的硬件功能衔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集贸市场、农村新型便民商店,推动重点商贸街巷改造升级。稳步推动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补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⑰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实施消费促进专项投资政策,支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和关键生产线改造升级,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支持各地保障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允许企业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改变用地结构和性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按文明城市规范要求和所在地临时建设、规划管理相关规定,在建设用地上搭建临时简易建筑,拓展消费新场景。
(6)优化消费环境。⑱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方式,加大对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更注重以真实消费行为为基础,加强消费信贷用途和流向监管,推动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在加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合理优化小额消费信贷和信用卡利率、还款期限、授信额度。⑲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全面开展放心消费行动,完善重点服务消费领域服务标准。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持续推动创建放心市场、放心商店、放心网店、放心餐饮、放心景区、放心工厂,加快形成退换货、质量追溯、明码标价、监管、评价的放心消费制度闭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⑳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探索建立消费动态大数据监测平台系统,开展消费前瞻指数研究和编制。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清理制约消费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有序破除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隐性壁垒,促进不同地区和行业标准、规则、政策协调统一。
★2023年7月《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涵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汽车使用环境、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六方面12条具体措施。在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方面:提出促进跨区域自由流通;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方面:提出取消对开展二手车经销的不合理限制;促进二手车商品化流通;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在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方面:提出鼓励各地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老旧车辆退出;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在推动汽车平行进口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提出支持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地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业务。在优化汽车使用环境方面:提出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发展汽车文化旅游等消费。在丰富汽车金融服务方面:提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有序发展汽车融资租赁。
(二)2023年上半年贵州消费市场情况
2023年以来,贵州省各地各部门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全面落细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举措,促进消费市场加快回升向好。2023年上半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10218.7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6.1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33.61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5259.03亿元,增长4.4%。亮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业稳定增长。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
二是工业生产提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3%,比一季度加快4.9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业持续恢复,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复苏。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
四是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绿色升级消费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7%,比一季度加快3.6个百分点。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稳定恢复,工业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3.9%,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
六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进口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88.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
七是就业形势逐步改善,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8.4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5%。
八是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小幅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9%。
(三)贵州省级层面部署
★2023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
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着力增加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常态化开展“多彩贵州扶商助旅促消费”行动,举办新春年货节。更大力度实施发放消费券、优质酱酒助力、契税返消费券等政策,全面促进新能源汽车、刚性和改善性住房、家具家装等大额消费,推动养老托幼、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开展“黔酒黔菜美食季”等主题活动,引进预制菜龙头企业10家以上,拉动餐饮消费。持续推进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出台成品油市场长效管理办法。丰富和创新消费业态。支持贵阳市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核心商圈、高品位步行街、高档进口商品店、15分钟生活圈等城市现代商业体系建设,加大“贵字号”商业机构和商品品牌建设推广,大力发展社区新型零售、智慧餐饮、“互联网+”等“吃住行游购娱”融合的新消费环境。积极引进新零售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和首店经济。大力促进电商消费。扩大头部电商平台贵州商品销售规模,支持本土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贵惠荟”网上惠民生鲜商城服务能力。大力实施电商示范园区、电商直播基地、电商示范企业、网销产品“十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带货达人、“网红”品牌。引导全社会给予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更多尊重和关心。释放农村消费需求。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城乡配送网络,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更好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9月印发《2022年“多彩贵州·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方案》35条
贵州印发《2022年“多彩贵州·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旅游、餐饮、住宿、零售文化体育等方面开展促进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需求,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在促进旅游消费方面,通过一码贵州、云闪付、一码游贵州、多彩宝等线上平台,面向全省、对口帮扶地区和主要客源地分批发放10000万元通用旅游消费券(包),用于省内旅游线路产品、旅游景区、旅游商品、旅游交通等消费。鼓励全省收费景区分时段、分人群实施门票减免等优惠,并通过开展各类主题节庆活动吸引游客。落实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退还政策,享受暂退保证金政策的旅行社,可申请将暂退比例提高至100%,补足保证金期限延长至2023年3月31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推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或“一日游”线路消费套餐等线上线下特色消费产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稳妥推进“贵州人游贵州”活动。鼓励全省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将党建、红色教育等活动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旅游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相关事项。
鼓励支持省内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基层工会可使用会员会费组织工会会员开展红色、生态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公园、景区、文博场馆等改善设施和服务条件,结合实际延长开放时间。鼓励各市(州)旅游景区开发跨区域的文化和旅游年票、联票等。积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引导职工均衡配置带薪休假与法定节假日、周休日。在落实好全国统一既有节假日的前提下,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
在促进餐饮消费方面,通过一码贵州、云闪付、多彩宝等线上平台,面向省内外消费者发放9000万元餐饮消费券,用于在省内餐饮市场主体消费。鼓励餐饮行业商会协会、餐饮企业组织研发黔菜及具有贵州特色的菜品标准、服务标准,扎实推进“黔菜美食”“老字号嘉年华”等品牌促销,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开展黔酒黔菜联动促销活动,优化促销办法,进一步发挥优质黔酒对餐饮消费的带动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允许餐饮场所利用自有场地依法合规开展线下宣传推广和促销活动。在具备条件的路段设置夜间临时停车泊位,尽量满足餐饮等夜间经济聚集区停车需求。
严格落实贵州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规定,各地不得将举办5桌以上聚餐活动“报备”随意升格为“报批”,甚至对聚餐活动“一律不批”。鼓励保险机构结合餐饮企业实际,优化创新产品和服务,扩大因疫情导致餐饮企业营业中断损失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理赔效率,提升对餐饮企业的保障程度。鼓励有条件的团餐企业在社区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由其生产经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给予适当支持,不得强制餐饮企业给予配套优惠措施。推动餐饮企业向供应链上游延伸,支持餐饮企业自建或共建“订单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食材直供基地,将稳定的餐饮需求转化为农产品长期生产订单;支持连锁餐饮企业和大型生鲜电商平台建设中央厨房,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在促进住宿消费方面,通过一码贵州、云闪付、一码游贵州、多彩宝等线上平台,面向省内外消费者发放6000万元住宿消费券,用于在省内酒店、宾馆、民宿等住宿消费。减免住宿企业锅炉、锅炉水(介)质等检验检测费用,鼓励提供订房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下调服务费标准,降低住宿企业经营成本。在确保日常工作有效运转前提下,鼓励各地、各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实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休假职工凭当期省域内住宿发票请销假。鼓励酒店联盟、协会等组织推出包含具有跨市(州)多房型的住宿年卡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促进住宿消费。结合疫情防控实际,简化会议、展览活动报批(备)流程,缩短审批(备案)时限。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在促进零售文化体育消费方面,通过一码贵州、云闪付、多彩宝等线上平台,面向省内外消费者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用于在省内商超便利、文化影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场所消费。举办“全民健身日(月)”系列赛事活动,全省享受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的公共体育场馆要定期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全省各单位工会可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提前一次性发放2022年度年节工会福利费。积极开拓线上线下消费渠道,鼓励会员职工购买我省脱贫地区农特产品。按照“季度有品牌、月月有活动、天天有促销”的要求,打造“多彩贵州·乐购四季”促销品牌,持续办好夏季多彩贵州爽爽消费季、秋季多彩贵州美食消费季、冬季多彩贵州暖心消费季活动,利用“端午”“国庆”等节日契机抓好促销月活动。
在全省范围实施成品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排1000万元开展成品油“两非打击”、建立专项奖励举报机制,支持建设全省统一的成品油流量信息监管运营平台。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将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智能投递终端和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建设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末端环节及配套设施,为居民消费提供便利。重点在零售、餐饮、文旅、住宿、体育等领域,开展有奖发票活动,由省级财政给予资金支持,科学制定奖励办法并推广实施,鼓励消费者索取发票,提升市场消费活力。
方案提出,各市(州)、县(市、区、特区)要参照省里做法,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每个市(州)应列支不少于5000万元资金用于活动开展,省级财政给予每个市(州)1000万元补贴。省有关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对本方案提出的政策措施进行细化落实。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强化资金使用成效评估,适时调整优化资金使用方式,确保发挥最大效益。并加强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短视频、手机短信等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推介,全力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方案明确,强化消费券发放监管,防范打击盗刷套现、倒买倒卖消费券等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严厉打击欺诈、哄抬物价、变相加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合理的消费环境。同时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家“四个精准”“八个不得”疫情防控政策,统筹动态清零和科学精准防控,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省内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平台要及时公布区域静态管理和解封最新情况,有效恢复和保持正常消费秩序。
★省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2022年11月联合印发《贵州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30条
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重要支撑。
工作目标: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0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
八个方面30条措施:在全面促进绿色食品消费方面,提出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绿色餐饮标准体系等4条措施。在鼓励推行绿色衣着消费方面,提出完善绿色纤维及其深加工产业链,规范旧衣物公益捐赠等3条措施。在积极推广绿色居住消费方面,提出发展绿色建造和装配式建筑等3条措施。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方面,提出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推动城际铁路、城际公路客运公交化发展等5条措施。在全面促进绿色购物消费方面,提出开展绿色商场创建行动,全面落实“限塑令”等4条措施。在有序引导绿色文旅消费方面,提出完善游客集聚区域与重点景区景点交通转换条件等4条措施。在充分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方面,提出加快推动南方区域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促进绿色电力消纳和消费双提升等4条措施。在大力推进公共消费转型方面,提出加快推进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等3条措施。
★贵州省商务厅2022年11月印发《贵州省加快社会消费市场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19条
三个方面19条措施:在加快推动批零协同发展方面,提出推动重点生产企业产销分离,加快构建特色产业营销体系,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组织批零企业开拓市场,发挥重点商品交易平台优势,加快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等6条措施;在落实零售餐饮业消费促进和纾困政策方面,提出搞活节日经济大办促销活动,发放多彩贵州惠民消费券,落实房地产契税补贴促销政策,开展“冬游贵州”文商旅融合促销,深化“黔酒黔菜”联动促销,发展“预制菜”丰富服务供给,落实房租减免政策,优化金融服务消费促进,完善担保条件政策,严格落实好国家税收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社保负担等11条措施;在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落实方面,提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等2条措施。
★省商务厅等20部门2023年1月印发《贵州省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若干措施》分“加快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流通发展、加快农村汽车消费、繁荣发展二手车交易、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加快推进汽车进出口交易、优化汽车使用环境、推动汽车消费‘触电转型’、加强汽车流通载体建设、丰富汽车金融服务”共9个部分、23条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