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经过新时代十年坚持不懈的强力反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对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在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九个问题,即: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跳出历史周期率为战略目标,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为主攻方向,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有效途径,以锻造坚强组织、建设过硬队伍为重要着力点,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把党的自我革命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严密,把每条战线、每个环节的自我革命抓具体、抓深入
■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总的要求是,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多措并举,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
■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集中统一领导。要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要深化改革阻断腐败滋生蔓延。要进一步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要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要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议论文
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要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发挥好先行探索示范带动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为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供法治保障,助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人们从环境中获得的幸福感越来越强。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需要依靠法治力量。在污染天气应对、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生态文明法治都为防治行动和手段提供了法律遵循,并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有力手段,有助于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等一系列生态安全制度,不断促进生态环境法治优势、制度优势向生态治理效能转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供保障,有助于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减少低效率低质量,促进企业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改造;有助于进一步健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的市场机制,为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趋完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为人民群众打造宜居生态环境、美好生活环境。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制定长江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规范更加明确具体,增强了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还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为形成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新征程上,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法典编纂和立法修法工作,构建科学严密、系统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健全重点领域生态法律法规,推动其他国家机关和地方健全完善配套法规和标准,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落实落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实施。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要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执法司法,确保法律刚性和权威。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数据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对接程序、沟通协作方式等,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实施质量。积极发挥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公众监督、媒体监督的作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实施监督合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法治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提升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参与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的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生态文明法治人才,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吴隽雅单位:河海大学法学院);《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9日 第 09 版)
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良渚论坛”的贺信中提出,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良渚论坛”是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的重要举措。习近平主席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一带一路”建成心灵相通的文明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从愿景变为现实,从“大写意”步入“工笔画”,不仅为世界经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搭建了新桥梁,成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实践平台。中国与共建国家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不断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共同打造优质文化交流项目,深化各国青年友好交往,推动形成了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中,共建“一带一路”汇聚起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力量,促进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国际社会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了广泛的思想和价值共识。
进一步加强认同感。“心合意同,谋无不成”。民心相通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社会根基,也是增强全人类共同价值感召力影响力的重要基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价值追求,为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基础和道义支撑,为谋求实现全球共同繁荣提供新思路新思想。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共建国家传承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全人类共同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民心相通基础更加稳固。实践充分表明,全人类共同价值聚焦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交汇点,引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是一种超越民族与国家视野的价值观念和理论形态。
进一步强化交流沟通。“道不远人,人无异国”。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交往中,共建“一带一路”尊重当今世界各国文明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超越“非此即彼”的对抗思维,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包容多元的态度、开放博大的胸襟,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管控分歧、缓和冲突,以价值共识代表整体需求和整体意向,凸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现实取向。面向未来,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不同国家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更好汇聚起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强大合力,实现人类文明创新发展。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心苟至公,人将大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想,是涵育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土壤,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立场。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全人类为价值主体,主张凝聚全人类意志和力量,共行天下大道,既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也是破解当今时代难题的钥匙。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共建国家一起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尊重各国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秉持和而不同、互鉴互惠理念,在差异中谋求“大同”,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表率。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通过“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互鉴强化各国思想链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契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诉求的行动,必将进一步增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
(作者:张梅艳,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09日 03版)
理论知识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需要统筹兼顾、同步推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这为我们更好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有机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目的,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没有安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就无从谈起。只有在发展中提高综合国力,才能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出了问题,也会影响甚至中断发展进程。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是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前进道路上,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各种矛盾风险挑战源、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点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如果我们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各种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更加需要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做到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从而牢牢把握推动改革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求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实现高水平安全的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只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始终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积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绝不能把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绝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坚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在塑造高水平安全中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安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想得更周到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向最好目标努力。要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有机衔接、系统集成,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冲击。要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推进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手段方式变革,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完善力量布局,推进科技赋能,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作者蒋熙辉为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副总编辑);《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9日 第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