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
家乡土特产“扩容” 有惊喜更有期待
为了感谢黑龙江哈尔滨市对游学幼儿的照顾,广西送上特产砂糖橘和沃柑,黑龙江则回赠产自抚远市的蔓越莓。随着“互赠礼物”的不断升级,分别产自甘肃张掖的南美对虾、四川雅安的鱼子酱、安徽六安的鹅肝、山西临猗的大闸蟹等陆续进入大众视野。
不断出现的“土特产”让当地群众感到惊喜。不少网友惊呼“身在家乡为异客”,善意调侃称“我的家乡特产就是特地瞒着我产”。听话听音,句句调侃中,实则满是惊喜和自豪。对不少人来说,颠覆了对传统乡村特产的“土味”印象,新土特产自带的“地域反差感”,也让不少人开启了对自己家乡的经济地理再发现。一些网友就表示,没想到南蟹可以北养、藏红花能“下高原”。
说起来,各地这些新近火起来的土特产并非传统意义上土生土长的特产,不同于人们概念中的地理标志产品,新土特产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禀赋新引进并发展起来的。我国本就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局部小环境各异。近年来,农业科技不断发展、设施农业日渐成熟并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农业生产的物理边界,重新激活了可能“沉睡”的资源,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由此说来,眼下这一波新土特产的惊喜大接龙,何尝不是特色农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之后,相信更多具有反差感的新品类将会在多地出现。
不少新土特产从“隐藏款”变“热搜款”,带来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增加,对于相关生产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更看重的是这个过程中实现的品牌曝光和再定义。就拿最开始被关注的黑龙江蔓越莓来说,“经此一役”,在消费者的果篮子中,“开始有了姓名”;至于鱼子酱、鹅肝等等,也不必再非进口不可了。我国的消费市场足够庞大,消费升级的动能足够强劲,完全能够“接得住”不断扩容的新土特产。
倒是不少新土特产带给人们的那种“原来它就在这里”的新鲜感,给我们提了个醒,酒香也怕巷子深,专注技术和质量固然没错,但也不能忽视品牌建设和推广。这既事关新土特产的价值实现,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企业乃至产业“护城河”的加固。对广大消费者来说,随着这种信息差的消弭,消费选择和决策也将更具弹性。当然,一些新土特产“墙里开花墙外香”,也自有其原因,比如生产地本就非销售目标市场。而电子商务、订单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广泛应用,给新土特产发展带来新机,但也确会淡化原产地的标签效应。突涌而至的流量或许会很快消散,如何讲好本地“新土特产”的故事,应该成为一道常答常新的考题。
这波“新土特产”热中,不少网友自动化身为家乡代言人,在社交媒体上热情介绍家乡特产的种种,在一众新土特产的大比拼中为家乡特产争夺更多的注意力。每一份自发的热情和努力背后,都是对家乡发展的殷殷期待和满满祝愿,寄望自己的家乡在经济回升、消费回暖的大势中,踏准发展的节拍,蓄积竞争的优势,让更多人共享发展红利。这些沉甸甸的信心和力量值得好好珍视和呵护。希望新年伊始的这波“新土特产”热,为地方深入发掘独特资源、精准务实布局并发展特色产业带来更多思考和谋划,为开启发展新征程注入更多活力和动能。
(作者:王丹)《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02版)
议论文
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
廉耻,立人之大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把廉洁和知耻并称,说明一个朴素的修身道理:做人必须有道德底线,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做的事情不做。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字字千钧、响鼓重槌,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古人云“行己有耻”,指的是以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纵观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心路历程,或是信奉“权力才是硬的、票子才是实的、享受才是真的”,或是“从来就没有真正树立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就不正”,或是“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履职用权中来,以为‘替人办事,拿人钱财’是理所当然的”……凡此种种,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根子不正、善恶不辨、爱憎不明。一个人明确了什么是高尚、什么是耻辱,才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反之就容易把不住自己,堕入腐败深渊。
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历史上,宋代理学家真德秀提出“为官四事”,他将“律己”放在最前面,认为“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今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知荣辱、存戒惧,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对党员干部来讲,是有坚定理想信念,还是满脑子功利私欲,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举止。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那一套,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说到底都是理想信念动摇所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容易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形形色色的诱惑考验,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果立场不稳、“三观”不正、自律不严,很容易在政治上、政策上走偏;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防止歪风邪气近身附体,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才能免于耻辱,成就清白人生。党员干部必须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既避免“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提防“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也杜绝“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纠正“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
人以正气立,事行正道远。保持敬畏之心、涵养廉耻之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讲操守、重品行,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这是为官从政的必修课,也是干事创业的奠基石。
于石;《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第 04 版)
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元旦以来,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发力,以各种方式推介本地文旅资源,降低旅游成本,吸引广大游客。在1月16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员表示,今年春运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4.8亿人次,民航运输量将突破8000万人次。
2023年,以淄博、哈尔滨为代表的文旅“出圈”,“文博热”从年初火到年尾,“国潮”文化产品持续得到年轻人追捧,文化精品力作接连涌现,“村超”“村BA”等现象级文化消费热点层出不穷……回望2023年,文化市场活跃,文旅消费回暖。刚刚开启的2024年,有力接续这一良好态势,文旅市场一派兴旺。各种文化消费需求快速释放背后,AI赋能文化产业链条、文化跨界融合发展、文化新业态新模式频现等特征和趋势凸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蓄积。
国家和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和文旅产业支持政策,有效提振了文化市场的发展信心。仅过去这一年,《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公布、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启动,连同各地不断出台的政策利好,为非遗文创、夜间经济、沉浸式文化体验、“元宇宙+”新场景、云演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业态注入新活力,激活各类文化消费新空间,助推各地文化产业园、文化街区、文化商圈等多元产业空间迈向高质量发展。以北京为例,在文化产业政策驱动下,“大戏看北京”成为首都文化新名片,北京时装周等品牌活动成为提升城市文化氛围的有力抓手,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劲。
文化建设守正创新,需要定力与耐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启动实施,文旅融合等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特征凸显,数字科技深度赋能文化产业创新,文化新兴业态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比为40.2%。文化供给与消费的提质升级,让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更加充实。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离不开多个层面的创新创造。深入探析各类文化热点现象,都有规律可循,有来源可追。比如,有人评价当下哈尔滨文旅的火爆源自厚积薄发。从国家层面对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到地方政府贯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促进特色文化旅游发展,再到当地文旅主体的主动创新和真诚服务,共同促使“冷资源”变“热经济”。正是得益于战略引导、政策利好、各方协同创新,文化产业方实现集聚快速发展。
新时代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供了丰厚土壤。尤其是,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在此过程中更广泛地融入现代生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被激发,并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驱动力。人们对于高质量文化供给的新期盼,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动能。更好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需更敏锐把握文化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数字化步伐,鼓励支持业态场景创新、供给质量优化,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让全社会各类文化主体和文化人才焕发创新热情、增强创造能力。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乘势而上、踔厉奋发,继续推动文化繁荣,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作者:丁兆丹,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02版)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很强的溢出带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传递出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的强烈信号。
当前,数字化演进正经历数智赋能的新阶段,人工智能呈现出大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群智开放等新特征,将持续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际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速渗透,应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巨大应用市场等多重优势,统筹算法、数据、算力协同发展,加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场景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实现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优势互补、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
让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本优势互补。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引领生产力变革的重要力量。从以人为主到人机共创,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微观主体行为和生产关系。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应用,短期内可能会在特定技能领域带来劳动力替代效应;另一方面,高水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在长期内带来人力资本价值、创新能力、就业质量的有效提升。激发人工智能技术活力,需要突出人的重要性,更好体现创新创造、人力资本导向,重视发挥人的才能与创造性优势,使人类的生命体验、思维意识、创造性思想与机器的大规模计算、分析、生成能力相得益彰。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增值互利互促,加快劳动力知识更新、技能成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为科技和产业发展夯实人才支撑。
让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已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领域崭露头角。有研究预测称,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或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质生产力,需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夯实算法、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发展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各行业与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协调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破”与“立”、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供给与需求匹配等多重因素,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优化重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促进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开发、开放和创新,以创新场景下的高水平应用为牵引,使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实体经济、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实现价值释放和迭代演进。
让人工智能与保障改善民生结合。近年来,人工智能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助残、养老等民生领域提供了一些新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提高了相关工作的成效和人们的生活品质。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将让人们享有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好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发展人工智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未来,应当加强人工智能同社会治理的结合,充分利用公共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智能系统,促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人工智能技术自身创新和使能创新,增强算法的可解释性,提高数据质量,使人工智能在安全、可靠、可控的前提下提供服务。不断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规范、政策体系研究与建设,促进人工智能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国青 孙辰朔,分别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光明日报》( 2024年01月22日 02版)
经验交流
深耕蔚蓝,壮大海洋经济
——经济新亮点、发展新赛道③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水下养鱼、水上发电,既生产清洁电力,又孕育“蓝色粮仓”。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水域,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即将投产。风、光、渔相融合,实现海洋空间集约利用,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油气业等多个大类。我国拥有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岸线、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同比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0.6个百分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在扩大内需、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也大有可为。
树立系统思维,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抓种业攻坚,把渔业良种规模做上去、价格降下来;抓装备技术升级,发展深水网箱、深海养殖;做优精深加工,通过预制菜等解决海产品储藏运输难题……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围绕渔业生产的种苗、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打造完整产业体系、提升整体效能,水产产业链年产值达700多亿元,产业链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当前,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等多地把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写入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打造产业集群上做文章,强化产业门类、企业、区域、上下游间的协同,有利于开辟发展新蓝海、形成竞争新优势,助推海洋经济积厚成势、破浪前行。
经略海洋,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让养鱼更智慧、高效,“海经”系统完成首张由我国自主装备测绘的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交付……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海洋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捷报频传。从养殖捕捞、航运旅游,到油气开发、风电利用,无论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科技都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都是第一动力。推进现代数字技术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能以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更好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是永续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福建省宁德市大规模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升级改造渔排、科学划分区域、推动绿色健康养殖,既提升了“颜值”,又增加了产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同时也是在保护生产力。比如,我国连续3年在部分公海海域实施自主休渔措施,提出“统筹推进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海上风电建设”。一项项务实举措,促进海洋资源有序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方能持续迸发澎湃活力。
智慧码头助力港产城联动、海洋牧场宛若“蓝色良田”、海上风机“追风逐浪”,映照着海洋经济的欣欣向荣。面向未来,向海图强,推动海洋经济不断向更广更深处拓展,必能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何娟;《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