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
工业是辽宁经济的命脉,辽宁全面振兴,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出路在工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抓手,以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为目标,推动工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辽宁作为工业大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重点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和基本规律,抓紧抓实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持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环境条件变化,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三是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培养急缺人才和高端人才,汇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本期热点,建议学员熟悉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和我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掌握辽宁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对策措施,做好高分框架、金句和范文的背诵记忆。
一、热点链接
11月16日,全省产业集群建设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听取全省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1月27日,全省新型工业化暨重点产业集群推进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安排部署,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对全省新型工业化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加快打造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质量新型工业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支撑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二、深度解读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指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增长方式是知识运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是其本质特征。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历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重要指示精神
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总书记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
一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环境条件变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二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三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
四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各方面,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汇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我国新型工业化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化。
二是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业化。
三是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业化。
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工业化。
五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化
六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准确把握其时代特征和内涵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路径,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成效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二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工业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根基,是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支撑。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而言,没有强大的工业,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物质基础、技术支撑和精神动力。
三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当今世界,科技与产业是大国竞争的焦点。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护好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确保我国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
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柱。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拥有的独特优势
一是举国体制优势。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具体到制造业领域就是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各级政府机构、创新载体、产业主体围绕“工业现代化”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对制造业转型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顶层引导和合力支撑。
二是产业体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经济体系的“压舱石”,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实现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这一“制造强国”战略阶段性目标,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夯实了物质基础和发展根基。
三是市场空间优势。中国是世界的市场,世界也是中国的市场,在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市场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中国依靠人口红利积蓄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广阔的适配空间、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更宽容的试错环境,让我国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以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成效加速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
★辽宁省产业基础优势
产业基础是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反映各类产业发展需求的基本要素,具有动态变化特征,是一个工业产业发展的根基,代表着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辽宁省产业基础优势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核心基础部件。辽宁在部分领域具有一定优势,高技术船舶柴油机、推进器、船用阀门等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传统燃油汽车形成了完整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仪表领域建有我国唯一从事传感器技术工程化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电子纸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是工业基础软件。数字孪生建模与系统仿真、MES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生产制造PLC、仿真服务云平台等软件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
三是关键基础材料。在冶金材料、化工材料等领域,辽宁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船用钢板等系列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轴承钢和齿轮钢领域具有较强技术优势,稀土轴承钢取得了突破,乙烯、PX、PTA等产品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位。
四是先进基础工艺。辽宁在先进熔炼技术、特种铸造、精密制造技术等领域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在高速/超高速切削加工、复合加工、激光束加工等先进工艺、合金硬模精密铸造工艺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五是产业技术基础。辽宁省拥有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中科院驻辽研究所创新平台56个,省重点实验室472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34个;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859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8个,位居全国第八。
六是资源要素基础。辽宁省有较完善的产业支撑能力,2020年研究生毕业生3.7万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25.6万人。能源供应充足,2020年,全省发电量2038.6亿千瓦时,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628.4亿千瓦时。新基建发展迅速,全省已累计建成5G基站4.5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