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为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解难纾困,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不少奖补政策,努力提升财政资金奖补民营企业的力度与精准度。民营企业是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促进创新、改善民生的主力军,规范并完善财政奖补制度,充分发挥其扶持引导作用,避免“撒胡椒面”,将有助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去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系统部署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明确指出要强化财政奖补。河南省日前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持续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福建省出台《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统筹发展专项资金,提高财政奖补力度,助力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在政策引导下,民营企业获得感持续加强、发展活力持续释放。
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财政奖补制度在规则制定、申报资质核实、专项资金发放、资金绩效管理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例如,单项政策覆盖面较窄,多头申报情况较为普遍;有的企业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破坏了财政管理秩序;专项资金在审核发放过程中“跑偏走样”,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落实。为此应当坚持法治化原则,提高财政奖补制度的规范性与政策运行的精准性,确保财政奖补用于符合政策要求的领域。
扩大财政奖补政策的覆盖面,增强系统性与针对性。财政奖补能够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但同时也要注意,奖补不能“撒胡椒面”,要确保政策实惠直达民营企业。各地要因地制宜,扩大奖补政策覆盖范围,使不同行业的民营企业在政策优惠面前有平等机会。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民营企业财政奖补的重点方向,结合民营企业实际诉求,制定差异化政策措施;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通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财政奖补政策与资金信息互联互通,避免政策重复出台与奖补资金的重叠发放。
规范奖补资金发放程序,提升政策公开透明度。为避免黑箱操作和寻租风险,有必要实现程序规范化和政策透明化,推动财政奖补政策由“结果公开”转向“过程公开”。除公示基本的政策信息外,还要公开申报、审批、资金发放、绩效评估等环节的重要信息,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全面公开获得奖补企业的主体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惠企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还应建立奖补资金常态化监督机制,邀请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审计,完善对于资金流转的事前评估、运行监控与事后评价,确保财政奖补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财政奖补虚假申报等行为。个别企业采取虚报项目、夸大规模等方式冒领、多领甚至骗取奖补资金,对市场竞争造成严重影响。为保障奖补资金切实流向政策所需领域,应坚持实质审查原则,结合企业的项目规模、经营情况、人员构成等内容,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审核,必要时辅以上门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确保财政奖补政策的精准性和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加大对于弄虚作假骗取奖补资金等行为的监管与惩戒,将失信企业主体信息向社会公示,取消其财政奖补以及评优评选等资格。对于已经发放奖补资金的,及时予以追缴,情节严重者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确保奖补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对奖补资金的绩效管理,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动态监控,有助于推动财政政策的精准实施。树立事前预算管理意识,要求企业提供全面详细的预算规划。强化对财政奖补的事中、事后全方位预算监管,完善对资金去向的反馈和评估机制,借助信息化技术,健全实名台账、定期报告等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有效掌握每笔资金的分配、拨付与使用情况。为进一步纠正奖补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还要构建“线上监控为主,实地监管为辅”的常态化监管模式,严厉打击截留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让资金安全直达政策所需领域,更好发挥惠企利民实效。
作者:李慈强;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