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有这样一句话,当官要趁早,年龄是个宝。在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当下,年龄决定着干部未来仕途的速度和高度。我们知道,选拔、培养、管理、用好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年轻干部,在当打之年,怎样行稳致远、走好成长之路尤为重要。
01体制内提拔看重“年轻化”
首先,先来一起看一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区(市)和乡镇五级。以公务员职务晋升举例,晋升之路从办事员、科员、副科、正科、副处、正处、(15个副省级城市还有副局、正局)副厅、正厅、副部、正部、副国、正国。
而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天花板止步于副处,以县处级机关举例,90%以上公务员止步于副科。另外,从科级到处级也有巨大的鸿沟和门槛,成长之路之艰辛显而易见。体制内成长的黄金年龄是25岁-35岁,如果在黄金年龄没有得到提拔和进步,那么就会在起跑线上落后于人,进而造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因而,在基层广为流传“30不提科,40不提处”也不无道理。
那么,如果想在今后主政一方,实现大展宏图,追求仕途进步,就要千方百计在30岁左右提拔到正科,40岁左右提拔到正处,这样才能抢抓先机,少年得志,才不会留有“郁郁寡欢”“大器晚成”的遗憾。
02体制内提拔看重“可担当”
如果说年龄的影响和制约是一方面,那么能力素质过硬就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要具备领导倡导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和打开工作局面的能力本领,是能否提拔重用的重要准则和晋升使用的必要依据。
领导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D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开班之际做出重要指示,年轻干部是D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必须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进取,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要自觉做对D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要自觉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厚重嘱托、谆谆教诲在耳畔回响,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肩负使命任务、擎起时代重托,只有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样,提拔成长之路,才能走的深、走的实、走的远。
03体制内提拔也有短板硬伤
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在平时不注重考察识别、培养选拔干部,造成了换届时现找急用,或者在少数人中选拔任用现象的出现,形成了错误的选人用人导向。还有个别地方,为了满足班子结构,达到年轻干部15%的比例,存在着以年龄择优代替能力素质方面要求,简单用年龄划线,划出年龄“硬杠杠”。
年轻干部的选拔是一个“吹尽黄沙始到金”大浪淘沙的过程,“唯年龄”论导致一些年轻干部陷入坐等提拔的误区,导致了个别干部“假作为”“不作为”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也打消了一些年龄稍长的干部干事创新的热情,可能使干部心灰意冷、步入歧途,也不利于事业长久发展。
组织部门要摸清干部数量和结构底数,储备充实优秀年轻干部队伍,放眼各条战线、防止“标签化”,对年龄因素不过分偏重,对满足条件的干部要动态更新、对不再优秀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将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做在日常、抓在经常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蒿松劲退千寻。走过了25岁-35岁的黄金年龄,还没有提拔到正科,间接导致在40岁也无法提拔到正处。漫漫征程路,蓦然回首间,我被年龄卡住了提拔之路,你呢?亲爱的小伙伴、幸运的小伙伴,我希望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