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60年来,时代不断赋予“枫桥经验”以全新的内涵。四川宜宾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了从治理到服务的升级转变,把更多资源、更多服务、更多管理放到了人民群众“家门口”,构建起独具地域特色的邻里家事多元解纷模式,为人民群众守好“家门口”的幸福。
据统计,在全市“百花齐放”的邻里家事多元解纷创新模式下,宜宾邻里家事纠纷化解成功率提升至98.4%,2022年命案发案数同比2020年下降37.14%,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机制,走出了一条以邻里家事“微治理”促进社会“大平安”的新路子。
1套总方案,11个子方案,27个部门具体抓……
这是宜宾市委提出隐患排查、督促检查、整改落实、宣传教育“四个常态化”工作要求,以防范化解邻里家事纠纷为重点,建立起《健全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一套总方案、督促11个县(区)制定细化落实子方案,并明确法院、司法、民政、妇联等27个部门具体职能职责,形成的“1+11+27”总体工作体系。
自“1+11+27”总体工作体系实施以来,宜宾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就相关工作先后6次组织专题研究,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平安宜宾建设领导小组及其专项组召开专题会议30余次,真正压紧压实了风险防控属地、行业、部门、领导四方责任,解决了邻里家事纠纷点多面宽无从抓、情理法交织难化解、各类职能主体多而散的问题,构建起系统完备的责任落实体系。
材料2:“我们每天工作在一线,会遇到很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市、区出台的这些政策措施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方向感’,遇到事情心里也不慌。”宜宾市叙州区赵场街道龙源社区第13网格网格员徐弘洋说道,自己的“底气”很大一部分来自这些明明白白的政策措施。
徐弘洋口中能指引“方向”的政策措施,就是宜宾聚焦分级负责、动态排查、快捷解纷、信息共享、评价考核等重点难点,探索推出的15条防范“民转刑”命案工作机制和30余个配套“一站式”重大邻里家事纠纷联动干预化解以及“零命案”县(区)示范创建及奖励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目前,这些工作机制已经成为基层工作的“工具箱”。
兴文县村民江某就是这一系列措施中的受益者。
事件起源于兴文县某乡的一次矛盾纠纷例行排查。在此次排查中,排查人员了解到,村民江某怀疑其妻子有婚外情,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事件。在获知江某扬言要杀人报复后,乡党委政府立即按相关工作机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当天,现场处置组成功拦截了江某,并在江某驾驶的车内发现农药两瓶、扳手一个、铁棒一根。在获知江某已在途中喝了一瓶农药后,处置组立即将其送医抢救。由于救治及时,江某脱离了生命危险。在江某治疗期间,县里又安排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组对江某进行陪伴式心理疏导和渐入式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