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将推动沿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深度解读
★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内涵
“九个坚持”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即:(1)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2)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3)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4)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8)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9)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十四个强调” 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即:(1)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2)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4)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5)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6)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7)强调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8)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9)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10)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能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2)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明;(13)强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4)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等等。
“七个着力” 2023年,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即:(1)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2)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3)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5)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7)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过程
一是实践总结、理论结晶。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充分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网信、文艺、新闻、哲学社会科学、思政、文化传承发展等各个领域,进行统筹谋划、分类指导、部署推进,倾注了巨大心血,投入了大量精力。
二是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三是思想武器、行动指南。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
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党领导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愈发需要以强大的文化实力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中华民族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仅不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而且正在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世界性贡献。
★北京壮大主流舆论汇聚新时代首都发展奋进力量
组织“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重大主题宣传。聚焦超大城市治理等6大专题,讲故事、讲经验、讲道理相统一,深刻呈现总书记思想指引下的北京实践,全网阅读量达42.5亿次,并集结优秀报道出版精品图书《北京新跨越——百名记者讲述新时代北京故事》,为重大主题宣传打造了新范式。
高标准开展重点政策、重要工作、重大活动新闻发布。举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系列发布会28场,430个政务新媒体矩阵账号有效放大权威信息声量。在“23·7”极端强降雨抢险救灾、强降雪和低温寒潮天气等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应对中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我是规划师》《向前一步》等专题节目有效回应民生关切,助推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越发有力有效。
全面落实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市级28项、区级40项年度任务扎实推进。市属媒体主要客户端总下载量增至1.97亿,千万级新媒体账号增至17个。全市10件作品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5件,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媒体融合发展亮出高分成绩单。
★北京践行核心价值,持续提升首都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建设持续深化。蒙藏学校旧址对社会开放,接待观众超30万人次。清华园车站旧址修缮保护利用和颐和园益寿堂展示利用水平提升工作圆满完成,“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线贯通,红色资源保护成果丰硕。
二是举办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6周年仪式和群众性纪念活动。开展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中考评和宣传推广,对其中27家进行奖励扶持。完成北京第十六届思想政治工作“双优”评选表彰,连续第十年开展“北京榜样”主题活动,评选第九届首都道德模范,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三是24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个一”活动。选树30名首都“新时代好少年”。“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入选国家优质资源示范项目,培养时代新人大有作为。
四是以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为牵引,深化“堆物堆料”等专项治理,“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成果持续巩固。动员15万余名志愿者参与“23·7”极端强降雨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评选产生新一届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文明城区创建态势良好。
★北京繁荣精神供给,持续彰显全国文化中心引领地位
一是聚焦“一城三带”,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开足马力加大文化内容供给。“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愈发闪亮,线下演艺市场全面恢复,全年营业性演出4.95万场,票房收入超23亿元,比2019年场次翻倍。话剧《张居正》、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电影《流浪地球2》等一批京产佳作面世,《宝水》《本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关于推进新时代首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及时制定印发,以顶层设计充分保障“演艺之都”建设发展。
二是北京文化论坛提格升级,在“传承·创新·互鉴”的永久主题、“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的年度主题下,海内外650余位知名文化人士受邀参加,50场演讲、对话以及配套文艺晚会、剧目展演、惠民消费、大众书市、签约发布活动持续展开,打造了又一支撑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国家级、国际性平台。
三是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正式对公众开放,文化发展的成果正在点亮文明之光、浸润城市灵魂、惠及广大市民。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48项重点任务如期收官,太庙、社稷坛等17项核心遗产点修缮工程全面完工,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5A级创建初验达标,12项长城抢险保护工程实施,三山五园荣获“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称号,让历史文化名城绽放新光彩。地坛书市回归。借助“旧书新知”活动打造规范有序的北京旧书市场。完成新增11家博物馆备案、27家“类博物馆”挂牌,博物馆延时开放试点有序推进。2万余场节日文化活动、1.7万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让公共文化服务焕发新活力。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设计周、国际音乐节影响力持续扩大,海外主流媒体、社交平台报道北京总量跃升世界前列,北京蝉联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先锋城市头名,让文化交流合作打开新局面。
★北京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措
一是高举思想之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结合主题教育,持续完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常态化制度。理论学习重在学深悟透,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研究阐释重在体系化学理化,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宣传宣讲要通俗化大众化,打造更多直面热点、深入浅出的理论传播产品。
二是汇聚奋进之力,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找准党的方针政策与首都发展、群众关切的契合点,抓好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营造正能量、好声音充沛的社会氛围。把握好互联网时代下舆论生成传播规律,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敢于发声。主流媒体发挥主力军作用,打造根植北京、辐射全国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
三是弘扬文明之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在京红色文化资源和党性教育资源,持续抓好“四史”宣传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着力营造向上向善道德风尚。加强青少年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把创城工作同接诉即办、城市精细化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一体推进精神文明“五大创建”,努力打造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
四是丰富惠民之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抓好“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建设,打造更多代表首都水准的文化空间、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鼓励发展更多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建设充满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宜居城市。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五是培育城市之魂,持续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对内挖掘提炼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文脉标志和精神标识,对外积极服务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和交流,更好地展示国家形象、首都形象。加强“城之源”“都之源”研究,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全域保护体系,探索形成中轴线申遗保护“北京经验”,高品质建设三条文化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宣工作,面向全球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持续办好北京文化论坛、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品牌活动,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更加宽广的舞台。
六是夯实安全之基,筑牢首都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加强风险分析和研判,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三、实战应用
例题1: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纵深推进“两个工程”,西城区拟组织开展2024年宣传干部培训,请结合给定材料,对宣传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工作要求。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