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大国间竞争形成叠加态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直接决定一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我们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促使更多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培养勇担科技强国建设重任的青年人才队伍。教育、科技和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不断丰富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实现社会需求与人才教育的无缝衔接。要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引导学生在实践一线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提升青年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水平。
为青年人才创新提供机会与舞台。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想象力最丰富、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视野最开阔、最容易出成果的时期,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拥有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必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青年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强化对青年人才职业早期支持,充分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科研职业生涯的启动助推作用,对优秀青年人才提供长期稳定的科研支持。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当主角、挑大梁,开展原创、前沿、交叉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基地应大力培养使用青年人才。要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向青年人才倾斜,持续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潜力、创造活力。要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坚持“四个面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瞄准国家发展实际需求,破解各类“卡脖子”技术难题。要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国际活跃度和影响力,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优化青年人才创新评价机制。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青年人才评价体系,以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为核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将“破五唯”进行到底。要改进评价方式,科学设置评价考核周期,减少考核频次,开展分类评价,不简单以论文数量和人才称号“论英雄”。比如,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实行以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为标志的代表作评价,鼓励将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创新的后顾之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青年人才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着力解决青年人才的实际困难。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政策举措,助力青年人才心无旁骛开展创新研究。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打破各种繁文缛节,减少不必要的行政事务性活动,把青年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协助解决青年人才购房、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让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做到安身、安心、安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社会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工匠精神,让广大青年在推动科技进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更好展现才华,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樊继达;《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1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