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自2019年8月获批设立以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征程。五年来,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总体方案112项试点任务已全部实施,深化改革创新方案实施率超过70%,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8月28日,由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800余名各界嘉宾相聚岛城,共筑合作平台,共襄发展之举,共谋未来新篇。
二、深度解读
★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第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当前,我国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与此同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加广泛,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无论是更好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征要求,还是着眼于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都需要不断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进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消费需求;通过更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创造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就业机会,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通过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第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先看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再看国内,我国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推进。必须牢牢抓住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机遇,牢牢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一方面,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切实发力,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重要方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既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又要把握好开放与发展、开放与安全的关系,有效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重要且迫切。另一方面,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是历史大方向,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只有打开国门搞建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获得更多推动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诸多优质资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可以说,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第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现实途径。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这除了受到经济因素、新冠疫情等影响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以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等因素也在起作用。应该看到,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顺应大势、主动作为,充分利用机遇,合作应对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对此,需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力度,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同各国的发展战略和合作倡议对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培育更多经济合作增长点。
★《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主要内容
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为更高水平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若干措施》聚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6个方面,提出具体试点措施和风险防控举措。
一是推动货物贸易创新发展。包括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对暂时出境修理后复运进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航空器和船舶免征关税、特定货物临时入境暂不缴纳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预裁定有效期届满前从速对展期申请作出决定、对进口信息技术设备产品符合的相关标准实施供方自我声明等措施。
二是推进服务贸易自由便利。包括按照内外一致原则金融管理部门于120天内就金融机构申请开展相关金融服务作出决定、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开展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类的新金融服务、相关企业和个人可依法跨境购买一定种类的境外金融服务、建立健全境外专业人员能力评价评估工作程序等措施。
三是便利商务人员临时入境。包括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内部调动专家的随行配偶和家属享有与该专家相同的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放宽相关外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随行配偶和家属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等措施。
四是促进数字贸易健康发展。包括健全完善线上商业活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转让或获取大众市场软件源代码作为进口销售的条件等措施。
五是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包括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环境保护等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措施。
六是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制度。包括建立健全重大风险识别及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度、健全安全评估机制、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
★在新征程上推动对外开放的措施
一是推动更大范围的开放。要在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的同时,发挥内陆和沿边要素成本、市场空间、区位条件等优势,加快推动贸易和产业转移集聚,培育更多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沿边开放水平,进一步缩小区域开放差距,完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是推动更宽领域的开放。以扩大服务业开放为重点,进一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自贸试验区和全国范围推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同时,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积极吸引人才等国际高端要素,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也是更宽领域开放的重要方向。
三是推动更深层次的开放。主要是对照高标准经贸协议的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推动制度型开放。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
四是推动更加主动的开放。要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对外开放争取更大空间,也为各国实现共商共建共享提供国际合作平台。要将扩大进口作为长期战略,以强大国内市场集聚全球商品、服务和技术,打造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
五是推动更为安全的开放。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解决好新形势下对外开放面临的新的安全问题,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山东自贸试验区五周年建设情况及发展成果
五年来,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落地一批引领性创新成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系统观念推进创新,从制度操作层面的流程优化再造到监管标准的创新,从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到特色优势产业全链条集成,不断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积极探索创新,2项改革试点经验、5项“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推广,制度创新成果数量居第五批自贸试验区前列。五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新增市场主体年均分别增长17%、20.6%、15.8%;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超越新加坡港跃居全球第四,集装箱吞吐量超越釜山港、位居东北亚第一。
五年来,围绕赋能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比如,在赋能产业绿色化发展方面,济南片区推动智能装备城新型储能装备产业园建设,加强数字化赋能园区智慧化管理,打造新能源和数字化场景应用,落地洛克美森(济南)零碳智慧工厂项目,降低耗能48%、碳排放65%。比如,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针对大宗商品行业面临货物难管控、融资成本高等问题,青岛片区率先推出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实现“仓储、贸易、金融与监管”的协同创新。目前已建成数字仓库7.8万平米,仓储管理成本降低近40%,提货效率提高约50%,企业融资成本降低3%-6%。再如,在赋能产业智能化升级方面,烟台片区加快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等推广应用,打造智能制造、光电传感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已培育出清科嘉机器人联合研究院、睿创微纳、艾迪精密等一批科创平台、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
五年来,聚焦差别化定位,探索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山东自贸试验区设立之初,就将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差异化探索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海洋经济政策集成改革和创新发展。比如,在强化产业政策供给方面,针对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没有检验规范、无法确权颁证、融资难等实际问题,烟台片区从平台确权、金融保障深海养殖、活鱼装卸设备进口到活鱼装船运输等全环节实施一揽子制度创新。以经海渔业为例,已投产深远海智能网箱8座,年产量超过6000吨。比如,在提升海洋创新能力方面,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牵头组建山东省海洋信息智能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研制海洋大数据处理系统,着力破解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深蓝大脑等大科学问题。青岛片区建设世界规模最大海洋基因库,海洋生物基因组破译全球贡献度近30%,全国贡献度近50%。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BG136”完成一期临床。组建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目前已与国内外430余个科研院所开展1400多项合作。同时,我们注重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不断探索海洋生态修复新模式。烟台片区率先制定渔业增殖放流品种指南和标准流程,带动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永久举办地。
五年来,不断深化联动创新,逐步释放自贸制度红利。立足“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主动加强区内外联动,持续释放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助推形成协同联动、共同发展的格局。一是“东西联动”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黄河流域社会信用、审批服务、知识产权、物流运输“四个一体化”合作机制,实现教育、民生、社保、人才等领域480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连续举办三届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今年吸引超7.1万人次到场参观,专业采购商超1.3万家,实现经贸配对超5.3亿元。二是“南北联动”对接国家自贸港战略。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签署联动创新框架协议,在医养健康、国际贸易、海洋经济、跨境金融等领域达成系列合作事项。济南医疗机构与乐城医疗机构开展科室合作、检查结果互认,建立山东患者赴乐城先行区就诊绿色通道。启动共建“南繁北育”科学家工作站、现代海洋牧场联合开发等多个新项目。三是“产业联动”放大自贸溢出效应。以17个省级联动创新区为载体,聚焦医养健康、国际贸易、海洋经济三个产业,推动制度联动、政策互惠、平台共享,“农药跨境电商B2B出口模式、‘青威一港通’作业模式”等4项联动成果在全省推广。
★山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五年来的经验启示
山东自贸试验区自2019年设立以来,锐意改革、不断探索,充分发挥引领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桥头堡作用,推出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省级制度创新成果数量达183个,居第五批自贸试验区前列。这些成果的复制推广切实推动了全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营商环境领域,山东自贸试验区探索并推广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临沂市推进“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审批模式加快实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拿地即开工”项目357个,已完成审批143个,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3个月。聊城市推行“独任审批师”制度打造“极简审批”模式,全面梳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独任审批”事项由7项扩充至27项,进一步减少企业群众办事等候时间,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和群众办事体验。
在投资贸易便利化领域,通过复制推广系列创新成果,通关效率显著提高,出口退税更加便捷,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威海市“先放后检”等便利措施落地见效,港口作业流程持续优化,威海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缩减为16.34小时、1.29小时,稳居全省前列。泰安市全面推广备案单证无纸化,其中使用税务机关购买单证备案无纸化软件服务进行单证备案的出口企业达400余户,占全部有退税申报企业户数的63%,办理退(免)税额占全市退(免)税额的86%,退税效率进一步提升。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域,通过复制推广一批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为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路径。济南市学习借鉴“云端研发”助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2024年以来已组织线上和线下培训38场,近3000名企业代表参加。烟台市聚焦“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型海洋牧场新业态”等成果的推广应用。累计建设深远海养殖设施32座,打造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6处,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2处,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在金融开放创新领域,通过复制推广系列创新成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青岛市在复制推广过程中创新推出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专利权质押贷款保险,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帮助941家企业获取低成本、低门槛贷款22.14亿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潍坊市学习借鉴“公积金租房贷服务模式”,创新推行惠民“信易贷”,让信息“多跑路”、职工“少跑腿”、银行“敢放贷”。截至目前,“信易贷”累计向全市11万余名职工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42亿元,为职工节省利息支出4.5亿元。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表述
抓实抓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着力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大力拓展新市场,叫响“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品牌,组织境外展会260场左右,访总部拓市场,深耕欧美日韩,更大力度发展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新兴市场。大力培育新业态,通过金融赋能、前展后仓、市场双向共建等方式,做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保税混配混兑业务规模。提升中间品出口优势,扩大“新三样”、绿色低碳产品、二手车出口。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动文化贸易“千帆出海”。大力塑造新优势,精准解决外贸企业融资、信保、担保、参展等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打造进出口供应链头部企业,构建产运贸全链条一体化模式,扩大油气、粮食、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
二是聚力加强双招双引。持续开展“投资山东”招商系列活动,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新的制造业投资项目。抢抓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机遇,加大金融业等领域引资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创新“飞地”“飞企”模式,推动人才、团队、项目、资金一体落地。发挥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新加坡山东周、人才创新发展大会等平台作用。办好港澳山东周、鲁台经贸洽谈会,推动华商企业科创合作,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支持“以商招商”“以才引才”,让山东成为投资兴业的福地、施展才华的宝地。
三是建强用好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主要是做好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开发运营商、环境营造和功能配套、打造上合国际枢纽港、“丝路电商”服务基地等工作,争取更多国家设立签证中心,举办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推进上合国际城建设,开展友城合作,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主要是交通、产业、生态、配套一起抓,实施好102个重点项目,推动未来产业园、总部经济区等落地,谋划建设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启动建设标志性建筑、黄河风貌带示范段、鹊山湖公园等项目,高标准规划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推进穿黄隧道、轨道交通7号线、黄河大道二期等建设。自贸试验区,主要是加快落实140项试点任务,形成3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深化与海南自贸港、省内联动创新区合作。推动生物医药、国际贸易、海洋经济全链条发展,拓展新型离岸贸易、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新模式。各类开发区和省级新区,主要是全面对标国内最高水平进行提升,确保主要指标有新发展。各类园区集中打造1-2个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强化综保区赋能提质,培育壮大保税维修、保税物流等新业态。
四是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中亚三国”项目成果。增加中欧班列“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线路,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等特色班列,支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水平建设16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实施便利化政策,吸引更多外籍人员来鲁经商、学习、旅游,深化国际人文交流。
★山东持续创优外商投资环境措施
第一,国民待遇更加平等。动态更新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持续开展内外资不合理差别待遇专项清理,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执法检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跨国公司一视同仁,实现内外资企业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第二,投资经营更加便利。聚焦外籍人员出入境和停居留、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重点领域,深入谋划一批高水平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比如,优化口岸签证的流程,在口岸签证点实行7×24小时驻场受理,为外籍人员出入境提供“延伸服务”,并持续拓展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住、行、消、金、保、医”等场景的应用。
第三,服务保障更加优质。在诉求表达方面,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由省领导带头,每个月召开政企沟通会、外资企业圆桌会,开展走进企业家会客厅活动,以及深入外资企业,通过走访座谈,面对面倾听跨国公司诉求。在诉求响应方面,完善“2115”快速响应机制,即各承办单位在接到企业诉求以后2小时到达现场或者取得联系,1个工作日内提出办理意见,15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或服务确认。在诉求解决方面,完善重点外资项目协调联动机制,“一企一策”制定菜单式“服务包”,解决外资项目签约、建设、投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广大跨国公司在山东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山东如何进一步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是推动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协同发展,全力提升传统市场、加力拓展新兴市场。
二是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高水平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新加坡山东周等活动,深化与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三是高标准建设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探索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绿色贸易等领域先行先试,大力推动自由贸易区联动创新,形成一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更多商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