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对于载人航天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天地对话”、视察航天发射场、新年贺词……他的一句句嘱托和鼓励都激励着航天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二、深度解读
★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主要过程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发射场发射升空,与空间站核心舱对接,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航天员在轨期间,按计划对空间站设施设备进行照料、维护,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开展了空间科学实验及技术试验,进行了2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一系列科普与教育活动。神舟十三号乘组共在轨飞行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神舟十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
★神舟十三号主要特点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担神舟十三号的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首次与49吨级的空间站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
★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取得的成果
第一,全面突破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包括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以前最长一个月,现在增加到三个月、六个月,这个技术得到全面验证和突破,还包括再生式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技术、大型柔性电池翼可驱动机构技术,还有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技术、航天员遥操作交会对接等一系列技术都得到了突破,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攻克了技术难关。
第二,完善了任务的组织指挥体系。进入空间站阶段以来,任务实施也进入高密度阶段。去年5次飞行任务在6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实施,对任务组织实施带来了新挑战。为了保证任务顺利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任务组织指挥体系,建立了载人飞船应急发射机制和航天员应急返回搜救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我们能保障各次发射任务高效顺畅实施,保证航天员在轨安全和空间站稳定运行。
第三,初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运营管理体系。和以往间断发射和短时间在轨运行有很大的不同,进入空间站阶段后,飞行器长期连续运行,航天员长期在轨工作和生活,这就要求地面对全过程、全状态进行充分监视并处理应急情况。为适应新要求,研究制定了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飞行控制新模式,研制了分布式的地面控制系统,在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入轨以后就投入使用,经受了实战的考验,也为后续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营管理打牢了基础。
第四,取得了高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综合效益。利用核心舱上的空间科学实验设施,开展了以无容器和高微重力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实验,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另外,工程的发展也始终坚持服务国计民生、带动科技发展、提升综合效益的宗旨。利用神舟载人飞船飞行机会,搭载了一大批各种各样的航天种子,包括各种特色植物种子,还有微生物和电子元器件等实验样品,还有大批瞄准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实验设施和设备。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青春与星空对话”天宫画展等一系列科普和教育活动,可以说在空间科学研究和综合效益方面取得了“双丰收”。
总的来说,通过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全面突破并掌握了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全面验证了工程各个系统执行后续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匹配性,另外,还检验了工程常态化、高密度实施任务的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文昌航天发射场精神要点
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文昌航天发射场视察,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发射场全体同志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结合展板听取发射场基本情况、执行任务情况和后续发展规划汇报,察看发射塔架等设施设备。得知发射场成立以来,出色完成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火箭首飞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送入太空,开创了我国一箭22星新纪录,习近平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随后,习近平依次来到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和火箭水平测试、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详细了解有关任务准备情况。
习近平强调,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场,是我国深空探测的重要桥头堡,在我国航天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全面提升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
习近平强调,按照既定部署,今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天舟四号、五号货运飞船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将从这里发射升空。一定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确保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载人航天精神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基本内涵是:①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呕心沥血,奋力拼搏。②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攻克尖端课题,抢占科技制高点。③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尊重规律,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成绩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④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自觉服从大局、保证大局,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⑤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一心为事业,舍弃生活方式的多彩而选择单调,舍弃功成名就的机会而选择平凡,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于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强军目标,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航天技术成果以及空间实验项目将对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表现。要求:全面客观,逻辑清晰,6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既高大上,又要接地气”的伟大事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国计民生密切关联。对改善民生福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推动科技与发展上。载人航天是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会被直接应用到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各个领域。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传热系统控制等相关技术,带动了粉煤加压气化产业升级,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也能有效提升氢燃料电池效能。在火箭、飞船、空间站等飞行器研制过程中,控制、测量、图像处理、元器件等相关技术,推动了工业智能控制系统的升级换代。另外,载人飞船的防热大底技术已经转化为民用的隔热材料。
第二,体现在服务经济建设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30年来,有4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带动了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通信、种业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升级。以航天搭载育种为例,目前已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不仅推动了农作物改良,也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菌种制备、生物制药等方面,产生了突出经济效益,也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贡献。
第三,体现在改善人民生活上。一些方便食品,包括尿不湿等日用品都来自载人航天的技术转化。而今,更多的航天技术成果将在民用领域进行转化,比如利用空间蛋白结晶研究可以研发对抗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新型药物;另外,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微重力燃烧机理研究和新材料研究,也都在促进民生改善、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转化,发挥更多效益。
例题2: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广大科研人员特别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丰碑。结合给定材料,你认为奋进新时代应该如何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6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既要着眼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促进落实作用,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又要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社会优势资源和力量集中于既定的战略目标领域。
二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要立足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把载人航天事业放在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筹划,积极发挥载人航天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引领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关键核心领域技术创新发展,优化改进重大专项工程管理模式和机制,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使之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领头羊。
三是必须坚持培养锻造善打硬仗能打恶仗的人才队伍。要着重将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研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以“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王永志为代表的载人航天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自立自强的志气和创新超越的信心,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强大力量。
四是必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要始终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加快探索多国合作发展模式,建立健全载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发展机制,打通载人深空探测国际合作发展路径,开展大规模多领域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推动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发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