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6月1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再次聚焦形式主义这一顽疾,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二、深度解读
★整治形式主义的背景
我们党历来重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960年,毛泽东同志针对区乡工作存在的“会议多、文件表报多、人们蹲在机关多、事务多、一般号召多”等问题作出指示,“一定要创设条件,使这种官僚主义走向它的反面”。邓小平同志提倡“开小会,开短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作过许多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新使命,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察觉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治“四风”中并没有真正压下去,甚至成为侵蚀党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必须坚决予以克服。2018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基层干部工作和心理负担重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又于当年8月、12月接连作出重要指示,严肃指出下去督查的太多,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不堪负担,明确要求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并亲自谋划设计、直接指挥部署,拉开了新时代我们党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序幕。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坚决遏制文山会海不良现象,必要的督查、督导、指导要规范进行;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对广大基层干部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自觉起示范带头作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加强源头治理,创新制度机制,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整治形式主义的重要意义
抵制形式主义是应对新挑战的需要。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更加需要以优良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刻认识到了共产党员作风建设及作用发挥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特殊时期的战斗堡垒作用。
抵制形式主义是推动新发展的路径。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脚点是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要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以党建工作的提质增效保障重点工作的有序推进。要上下齐心协力抓落实、坚定不移谋发展,以更务实的作风、更崭新的面貌向着既定的目标任务大步迈进,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抵制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践行新使命的举措。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各级党委(党组)要毫不放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以深化拓展实际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这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抓住重点难点,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责任要求,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巩固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成果,确保不反弹回潮;着力整治“躺平”、“官僚习气”等行为,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不断夯实减负工作基础。
★当前整治形式主义存在的问题
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一大顽疾,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十分顽固、积习难改,还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比如,对党中央的精神,不传达的现象少了,但面上轰轰烈烈的传达,口号式、机械式的传达,不加消化囫囵吞枣的传达,上下一般粗的传达仍比较多;有的地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口号喊得震天响,把说的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有的工作拖沓敷衍,遇事推诿扯皮、回避矛盾和问题,一点点小事都要层层上报请示,看似讲规矩,实则不担当;还有的热衷于搞蜻蜓点水式、嫌贫爱富式、钦差式、盆景式、作秀式调研,等等。这些问题会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难以贯彻,使群众热切期待落空,使党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因此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严抓不放、常抓不懈。
★党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决策部署
党中央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打出一套组合拳。召开重要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2019年度和2020年度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连续听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汇报,分析形势,查摆问题,部署工作。2023年6月1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基层减负工作,中央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明确要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连续印发文件步步引向深入。聚焦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等突出问题,党中央连续4年印发文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2018年,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对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划出硬杠杠。2019年,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首次就基层减负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20年,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纠正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八项实际举措,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202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做好2021年为基层减负工作主要措施及分工方案》,查摆形式主义老问题和改头换面的新表现,逐项提出解决措施。身体力行作出表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真情关爱基层干部,在参加全国两会审议和到地方考察召开座谈会时,明确要求省委书记、省长少讲几句,让基层同志多发言;到地方考察时直奔基层一线,当面听取基层同志心声,还专门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着力解决大家的操心事、烦心事。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从分管领域抓起,从自身做起,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
★整治文山会海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有的地方和部门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空话套话多的老大难问题,提出硬性要求,如明确2019年“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以刚性约束倒逼提质增效;制定具体标准,明确规定什么文可以发、什么会可以开,哪些文不该发、哪些会不该开,制定负面清单,清理灰色地带;实施动态监测,对地方和部门发文开会情况建立台账、定期通报,按季度对账清账,发现超标准发文开会苗头及时提醒、督促纠正。2019年,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发文和开会数量同比降幅均超过30%;2020年,各省区市发文和开会数量同比减少28%、30%,中央和国家机关发文和开会数量同比减少14%、60%。同时,穿靴戴帽的文件少了,言简意赅的文件多了,大呼隆、走过场的会议少了,讲短话、解决问题的会议多了。2020年2月23日,党中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直接开到县团级,全国17万人参加,基层同志直接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效率高、反响好。这两年的全国两会,压缩会议规模、时间和议程,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果。
★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情况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督查检查考核多,有的简单机械、过度留痕,甚至一副钦差做派、动辄追责问责,基层干部深感压力山大的问题,实行总量控制,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做起,明确每个中央部门原则上每年搞1次综合性督查检查考核,要求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减少50%以上;严格审批报备,每年制定中央和国家机关督查检查考核年度计划,明确开展全国性督查检查考核需报党中央审批,其他事项报中央办公厅备案审查,未经报批不得开展;改进方式方法,纠正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量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提倡直奔现场、当面问计等方式,既发现问题,又帮助基层解决问题。3年来,中央和国家机关的督查检查考核从近900项减至列入计划的47项,减少了94.8%;各省区市层面的由12700多项减至1187项,减少了90.6%。除了常规的督查检查考核,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纪检监督、巡视巡察、考核考察等事项,形成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合力。
★整治形式主义存在的主要措施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紧迫感和政治自觉,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中,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要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要抓住重点难点,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责任要求,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巩固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成果,确保不反弹回潮。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整治“躺平”、“官僚习气”等行为,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要提升治理效能,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夯实减负工作基础。要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综合施策,围绕健全制度法规、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发力。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严抓不放、常抓不懈。要坚决扛起这一重大政治责任,将其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特别是“一把手”要对减负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项亲自处置。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以上率下,在推进落实中带好头、作示范。
三、实战应用
例题1: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然而,在基层一些地方,调研中“脚尖上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看似是下基层、奔一线的“真抓实干”,实则是形式主义的“旧瓶装新酒”。结合给定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刹住调研形式主义的“脚尖歪风”。要求:准确全面,措施合理,逻辑清晰,350字左右。
【参考作答】
调研功课实不实,直接决定了决策的质量,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因此“脚尖歪风”,危害不容小觑,必须旗帜鲜明反对,采取有力举措整治。一是刹住“脚尖歪风”,贵在一个“深”字。深入基层,须沉下身子、迈开步子、放下架子,多一些轻车简从、少一些前呼后拥。以“解剖麻雀”的态度、“蹲下去看清蚂蚁”的精神,扎到困难众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把“桌子”搬到群众当中,听真话、探实情,挖到问题症结。二是刹住“脚尖歪风”,关键在于“实”字。不仅作风实,还要谋实招。发现问题,就是要奔着解决问题去。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好解决的拿回来尽快解决。尤其对急难愁盼,更要抓住不放,盯着问题解决。三是刹住“脚尖歪风”,注重一个“效”字。要注重调研的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认识的科学性、决策的针对性、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好调研的参谋决策作用。
例题2: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统筹部署、持续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结合给定材料,请你围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12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向形式主义“亮剑”减轻基层干部之“苦”
6月1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一大顽疾,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只有向形式主义“亮剑”,才能减轻基层干部之“苦”,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从消耗无谓的时间与精力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干实事,心无旁骛抓落实。
向形式主义“亮剑”,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减轻基层干部身心之“苦”。形式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必须大力整治并坚决克服。破除形式主义的关键就是加强作风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力戒形式主义,不尚空谈,以朴实的文风、会风和话风反对“弄虚作假”,要时刻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保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魄力和勇气,持之以恒纠“四风”,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正行风、带民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到的,首先自己率先垂范,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抵制,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作风求实,在行动务实,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干事创业上,为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质增效。
向形式主义“亮剑”,必须整治文山会海,减轻基层干部忙碌之“苦”。文山会海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表现,也是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表面上看很重视,其实是形式主义。“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是许多基层工作者的心声,文山会海不仅捆住了基层干部的双手,更严重制约了基层治理的能力。要抓好建章立制,以制度之力搬掉“文山”、填掉“会海”,让基层干部一心一意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执行文件配额管理和审批制度,从制度上减降文件的数量。只有认真地精减文件,才能有效遏制文件滥发、乱发。提倡开短会,严控会议规模和时间。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召开会议,能开视频会的,不开现场会。整治文山会海问题,就是要把基层干部从材料、会议中解放出来,让广大干部放开手脚,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大展身手。
向形式主义“亮剑”,必须规范督查考核,减轻基层干部问责之“苦”。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原本是一项好制度,但是一旦督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就会加重基层负担,造成权力及制度资源空转空耗,其实是一种形式主义。三天一督查、五天一通报、七天一评比,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让基层工作者苦不堪言,而一些上级部门动不动就“一票否决”、动不动“扣分”“问责”,极大挫伤了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为基层减负,就要全面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格控制和慎用“一票否决”事项,减少年底扎堆突击督查检查,要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让广大基层干部从过多负担、过度问责中彻底解放出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只有向形式主义“亮剑”,才能减轻基层干部之“苦”,面对整治形式主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只有切实扛起政治责任,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切实为基层减负,才能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汇聚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
四、高分框架
★大作文框架
为基层减负“做加法”
剪断“多余线”,能效“做加法”。
祛除“花架子”,治理“做加法”。
不要“楼间响”,管用“做加法”。
形式主义之风当休矣
逆水行舟挑重担,休“拈轻怕重”之风。
重整行装再出发,休“望而生畏”之风。
分秒必争启新程,休“自甘平庸”之风。
“三步走”刨掉形式主义的“根”
高扬思想“旗帜”,识准形式主义根源。
解好减负“加减”,根治形式主义病灶。
紧抓制度“良方”,巩固减负成效归本真。
拒绝“脚尖上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