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会议并讲话。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二、深度解读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概念,指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增长方式是知识运营,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是其本质特征。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
1.新的发展目标——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2.新的发展要求——打造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和引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3.新的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创新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区域布局集群化、产业组织结构协同化;
4.新的发展路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
5.新的发展动力——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又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不竭动力;
6.新的发展成效——产品质量高端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生产效益最大化,有效地带动和扩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保障。
★习近平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指示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习近平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作为拥有14 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既要遵循工业化、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更要立足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必须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转变发展方式,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成效,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科技与产业是当今各大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巩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确保我国在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权。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工业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工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据统计,美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到20%,但 70%的技术创新直接或间接依托于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没有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便不会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我国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工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工业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
1.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跨国企业供应链布局由传统成本和效率导向,转向更加重视韧性和安全,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等新特征和新趋势,推动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深刻调整。
2.发达国家打压对产业发展安全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打压不断升级,对我国的高科技企业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软件等进行全面封锁,特别是美国联合日韩等经济体开始打造具有更强控制力的半导体产业链,对我国产业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3.产业链外迁东南亚、南亚等后发国家的低成本竞争挑战。先进制造业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推进“再工业化”,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凭借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东南亚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凸显。近年来不少企业将生产线迁至越南、马来西亚等地,上下游配套企业跟随转移从而引发产业链外迁规模日益增大,产业链外迁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潜在的重要挑战。
4.区域产业发展差异大,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挑战。我国区域产业发展差异大,各地区工业发展长期存在同质化竞争,且地区之间没有形成高质量的分工合作,导致工业发展中普遍存在各种资源向优势区域集聚、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我国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机遇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近年不断加强对新经济行业的扶持,“求新求变”的内生性动力愈发强劲,必将自发地推动技术的变革和改造,力图在下一代工业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力争改变主导产业群结构、改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中美之间大国竞争全面升级,相关产业迎来新机遇。在美国技术封锁背景下,我国自主可控水平低的核心技术和产品面临着断供的风险,这将客观倒逼国内产业发展并实现相关技术攻关。此外,有利于推动我国全面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国家制度相关制度建立及完善,且逐步提升执法力度,更好保护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3.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愈发突出引发新机遇。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国,在传统优势逐渐消失的情况下,我国可充分利用和发挥超大市场规模这一经济特有基础优势,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一方面增加对国内产品、特别是高端工业品的需求,发挥需求引领对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增加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我国市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争取更加有利的新型工业化外部环境。与此同时,超大市场规模意味着更高的新技术涌现概率,超大规模市场还为新技术的产业落地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多的试错机会。
★我国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战略需求,明确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重点和方向,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双碳”目标发展背景下,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发展新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巩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和良好产业生态,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跃升。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体系。新型工业化离不开科技体系的支撑,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建立跨区域产业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建立跨区域产业合作机制,推进区域内产业布局优化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大对落后区域的产业扶持力度,提高落后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区域间资源配置优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突破封锁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深化国际产业合作。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新型工业化人才水平。提升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人才水平,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人才需求;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加强与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生态建设。强化政策措施保障,完善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生态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高效协同。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
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强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李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环境条件变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李强强调,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各方面,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人才保障,汇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李强总理讲话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担当、树牢系统观念、发扬斗争精神,在强化科技创新、保障产业安全上持续用力,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体系升级上持续用力,在推动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持续用力,在深化改革开放、增添动力活力上持续用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各项重点任务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请你概述分析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要求:全面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45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新型工业化,“新”在创新驱动。即从主要靠资本和劳动以及其他要素的大规模投入拉动,转向大力提升全社会创新能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为依靠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以创新驱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内涵式发展。
(二)新型工业化,“新”在结构优化。长期以来,我国推进工业化较为重视提升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各个产业内部表现为技术含量、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比重提升,资源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比重下降,但新型工业化还要求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三)新型工业化,“新”在融合发展。经济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我国工业化并非完全抛弃传统产业、仅仅依靠新产业来推动,而是要走一条传统产业改造不断升级、新产业不断扩张,新旧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工业化道路。
(四)新型工业化,“新”在环境友好。新型工业化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走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绿色工业化之路。这既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工业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例题2:结合给定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构建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产业创新体系。要求:措施合理,逻辑清晰,3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把创新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掌握发展主动权,在科技自立自强中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方向选择、创新成果应用等方面的主导权,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建立完善基础领域创新突破长效机制,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整机企业和配套企业的协作关系,推动上下游企业创新突破、成果应用和迭代升级。三是完善创新政策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创新容错机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在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四、高分框架
★大作文框架
用心讲好新型工业化的“芯”故事
用心帮扶、政策支持,凝聚新型工业化发展“强保障”。
科技创新、智能创造,强化核“芯”技术“新引擎”。
产业支撑、转型升级,引领“科创+产业”加速融合。
“众力并举”推进新型工业化澎湃前行
坚持党的领导,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奋进航向”。
强化创新赋能,激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引擎”。
聚焦绿色低碳,擘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常青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