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县域经济是依托城乡双向人力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形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开放性区域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坚实的支撑。当前,我国县域经济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变革期和加速期,要加快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深度解读
★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书记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县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产业整体发展层次较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县域依托区位等优势,形成了现代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县域依然表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等特征。从全国来看,县域产业整体上竞争力还不够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特色不鲜明,工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县域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上看依然水平偏低,且东西部差距明显。东部地区县域产业基础较好,充足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对协调;中西部地区除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县域经济相对薄弱,产业不发达,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能力有限,城镇化内生动力不足。
县域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县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但是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面向农业生产的5G网络、遥感卫星、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配套制度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完善。
★解读《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1.推进县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总书记高度重视县城建设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县城建设的任务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系统提出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方式。推进县城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是我国历史上最稳定的行政区划单元,其建制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
第二,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窗口期。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载体。推进县城建设,既有利于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又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第三,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的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2/3左右。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开拓新的巨大投资消费空间。
第四,县城建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县城建设发展关系县城乃至全县域的民生质量。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有利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健全市政公用设施,有利于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
2.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方向
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一是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二是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支持边境县城完善基础设施。三是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四是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五是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同时,县城建设要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推进县城建设的政策保障
一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省以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二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对公益性项目加强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其中符合条件的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予以支持;对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鼓励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
三是建立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加强存量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县城建设正常用地需求。
★如何培育发展县城的特色优势产业
一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二是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三是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
四是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改善县城消费环境。
五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
★如何优化县城的市政设施体系
一是完善市政交通设施,优化市政道路、停车系统、公路客运站、公共交通场站和公共充换电设施。
二是畅通对外连接通道,提高县城与周边大中城市互联互通水平。
三是健全防洪排涝设施,逐步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
四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健全灾害监测体系。
五是加强老化管网改造,更新老化燃气、供水、供热管道。
六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
七是推进数字化改造,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如何强化县城的公共服务供给
一是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县级医院(含中医院)提标改造。
二是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完善幼儿园布局。
三是发展养老托育服务,提供基本养老和长期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服务。
四是优化文化体育设施,根据需要完善文化场馆功能,建设居民健身载体。
五是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帮助救助残疾人、未成年人和流浪乞讨人员。
★如何提升县城的人居环境质量
一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景观环境。
二是打造蓝绿生态空间,完善生态绿地系统。
三是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四是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五是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动力。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需积极探索适应县域发展实际的科技创新路径。要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为抓手,推动县域经济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明确主导产业和突破方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专做精特色产业,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快培育县域创新主体,采取务实举措培育高新企业,关注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需求,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平台。
二是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区域协同,不仅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还要处理好县域之间的关系。需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积极融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将自身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
三是发挥特色优势,挖掘潜力。要立足县域资源环境特点、区位条件、功能定位、经济基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着力点,发挥特色优势。大城市周边县域应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具有专业功能的县域应发挥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优势,积极培育提升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可根据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县域应进一步丰富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生态保护的创新实践,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补偿等机制,发展适宜产业和清洁能源,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