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致贺信。总书记强调,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国际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近日,中国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弘扬“上海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推动绿色发展,谱写共同发展新篇章,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二、深度解读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致贺信。
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共识。近年来,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美丽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同各方加强绿色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助力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书记强调,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国际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近日,中国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弘扬“上海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推动绿色发展,谱写共同发展新篇章,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我国推动绿色发展总体情况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倡导“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中国的绿色发展,为地球增添了更多“中国绿”,扩大了全球绿色版图,既造福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践行多边主义,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深化务实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既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共识。
一是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而绿色经济发展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从长远来看绿色经济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强调在经济增长中,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和低碳技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有助于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避免因过度开发资源和环境恶化导致的经济危机。
三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绿色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有助于我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国家形象。
★推动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能源结构调整困难。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清洁能源占比较低。尽管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在能源供应中的占比提升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储能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导致其大规模接入电网存在困难。
二是产业转型的压力较大。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技术、资金和市场等多重压力。部分企业由于技术改造投入大、成本高,缺乏转型的动力和能力。例如,一些小型钢铁厂由于资金有限,难以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设备和技术。
三是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瓶颈。虽然我国在绿色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存在短板。比如,高效的新能源电池技术、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这限制了绿色发展的进程和效果。
四是政策执行和监管的挑战。部分地区在绿色发展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违规排放、超标用能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不同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协同效应也有待加强。
五是公众意识和参与度不足。尽管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但在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方面的实际行动仍有待加强。例如,在垃圾分类方面,一些居民未能充分参与,分类不规范的情况较为常见。
六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不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难以满足绿色发展项目的多样化融资需求。而且,对绿色金融项目的评估和认证标准尚不统一,影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
★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注重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等一系列关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增长。
四是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始终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重要的贡献者和重要的引领者,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实践和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的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十年来,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面积都在持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扭转。环境质量在显著改善,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了87.5%,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了84.9%。这都是一些巨大的变化。
二是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15.1%,比2012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绿色产业在蓬勃发展,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我国是世界第一,2021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了8万亿元。
三是广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化水平全面提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交通运输更加绿色低碳,资源利用效率也在大幅提高。2012年以来,中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14.5%升到2021年的25.5%,煤炭消费比重由68.5%降到了56.0%,我们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4%,我们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四是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我们推动全民提升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健全市场化机制,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如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一是着力完善政策法规制度。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研究。在健全法治保障方面,应在已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基础上,统筹推动有关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进行污染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因地制宜采取环境规制手段,强化执法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力度。在增强财税扶持力度方面,完善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水资源税等“多税共治”的绿色税收体系,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财政补贴政策,鼓励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促进消费者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健全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对绿色创新项目的投资和补贴,重点支持关键项目的自主创新研究、应用示范和产业化发展等。在完善绿色标准体系方面,健全方法科学、实施有效、更新及时的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机制,构建体现特色、指标先进、系统完整的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和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加快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设,培育一批专业绿色认证机构。
二是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要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能源绿色化转型。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推动风电、光伏发电、水电、氢能等绿色能源加快发展,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加速能源清洁化、高效化发展,积极探索传统煤炭能源的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打造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三是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应用。要增强绿色技术供给能力,聚焦能源节约与绿色低碳转型、污染治理、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关键领域,围绕绿色低碳产业链与创新链中的关键技术,统筹布局前瞻性重点专项技术攻关方向,加快推动形成一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要壮大绿色创新主体,加大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绿色技术领军企业、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导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高等院校等主体与中介机构、金融资本等联合,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有效整合技术创新要素资源,构建“政产学研金介”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绿色技术研发。要加快绿色技术转化应用,加强绿色技术交易平台、绿色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相关成果更快更有效地落地应用。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快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四是注重发挥绿色金融支持作用。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必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要继续完善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要对标国际先进做法,推动研究制定碳核算和绿色金融信息披露的标准。金融机构要加强产品服务创新,积极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项目,特别是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探索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持续丰富绿色保险产品,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风险保障;可将碳绩效指标作为授信决策和产品定价的重要基础,科学评估高碳资产估值变化和风险敞口,做好前瞻性风险应对。加快培育绿色交易所,健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推动经营主体以市场化交易形成的资源环境要素价格为指引,主动进行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深入推行绿色制造发展。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清晰,措施合理,4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健全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统筹部署绿色制造推进工作,打造梯度的绿色制造标杆培育机制。二是构建绿色低碳升级改造政策体系。持续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财税、金融等各类政策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一揽子的支持政策体系,支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低碳升级改造。三是强化绿色低碳标准的引领。制定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标准化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各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加快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四是建立数字赋能绿色制造的引导机制。加快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五是深化绿色制造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依托现有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围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政策标准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务实推进合作发展。
例题2: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结合给定材料,请你围绕“绿色发展”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1200字左右。
【参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