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4年7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汤洪波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唐胜杰、江新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圆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成功取回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度解读
★伟大的航天精神
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6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孕育形成了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为主要代表的航天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被纳入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航天精神是航天人心中坚定不移的信念坐标和永远高扬的精神旗帜,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航天精神产生于党全面领导的中国航天事业,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航天传统精神自航天事业开创之日起一并萌芽,20世纪60至70年代伴随着工程任务逐步形成,80至90年代逐渐丰富并提炼概括,是航天人思想境界、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的鲜明表达,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两弹一星”精神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广大国防科技工作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投入、较短时间,经过艰辛攻关探索,突破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尖端技术的真实写照,表述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源自航天科技工作者在1986年出台“863”计划、着手开展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和1992年以来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实践,表述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探月精神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用100%的成功,圆满实现月背着陆、采样返回等重大突破,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开创世界探月史奇迹的生动注解,表述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新时代北斗精神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经过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建设,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跨越发展的集中展现,表述为“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
1.事件及意义: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先后进行2次出舱活动,实施8次载荷货物气闸舱进出舱任务,完成50余项空间站建设升级维护维修任务,开展近百项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于2024年4月30日安全返回。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圆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成功取回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具有重要意义。
2.成就及成绩: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的智慧和心血。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同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铁心向党、忠诚使命,不畏艰险、奋力拼搏,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汤洪波同志时隔两年再上太空并担任指令长,成为首位重返空间站的航天员,创造中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唐胜杰同志锐意进取、刻苦训练,是目前我国进入太空最年轻的航天员,成为第三批航天员中首位开展出舱活动的航天驾驶员。江新林同志担任舱外维修作业主操作手,技术精湛、沉着冷静,首次飞天即圆满完成担负任务。为褒奖他们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著功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汤洪波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唐胜杰、江新林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3.荣誉及号召: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同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献身崇高事业的时代先锋,是探索宇宙、筑梦太空、建设航天强国的标兵模范。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D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受到褒奖的航天员为榜样,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
2024年6月28日,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交接仪式并讲话。张国清表示,总书记专门致电祝贺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充分体现了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为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张国清指出,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创举,这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携手国际合作伙伴和平探索利用外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生动实践。要做好月球样品管理,精心开展科学研究,力争早日产出一批世界级原创科学成果,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人类福祉再立新功。
张国清强调,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接续实施好深空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大力推进航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参与航天发展,不断加强航天国际合作,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创新发展,促进商业航天与传统航天协调发展,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认真总结探月工程实施20年来的宝贵经验,大力弘扬探月精神,不断续写航天事业新篇章。
★航天事业的发展宗旨
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维护外层空间安全,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航天事业的发展愿景
全面建成航天强国,持续提升科学认知太空能力、自由进出太空能力、高效利用太空能力、有效治理太空能力,成为国家安全的维护者、科技自立自强的引领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外空科学治理的倡导者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开拓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航天事业的发展原则
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协同高效、和平发展、合作共享的原则,推动航天高质量发展。
创新引领。坚持创新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建强航天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强化原创引领的科技创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快产品化进程,不断提升航天自主发展能力和安全发展能力。
协同高效。坚持系统观念,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引导各方力量有序参与航天发展,科学统筹部署航天活动,强化空间技术对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的推动牵引作用,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提升航天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整体效能。
和平发展。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反对外空武器化、战场化和外空军备竞赛,合理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切实保护空间环境,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使航天活动造福全人类。
合作共享。坚持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相结合,深化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航天技术和产品全球公共服务,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实现,在外空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航天国际合作新格局的基本政策
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权利。中国倡导世界各国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中国政府在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中,采取以下基本政策:
——维护联合国在外空事务中的核心作用,遵循联合国《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重视联合国相关原则、宣言、决议的指导意义,积极参与外空国际规则制定,促进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
——加强空间科学、技术及应用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社会一道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与服务,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作出贡献。
——加强基于共同目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合作,使航天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支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二十国集团合作机制下的空间合作。
——鼓励和支持国内科研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依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未来合作重点(8个方面)
1.外空全球治理。
在联合国框架下,积极参与外空国际规则制定,共同应对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积极参与空间环境治理、近地小天体监测与应对、行星保护、太空交通管理、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国际议题讨论和机制构建。
开展空间环境治理合作,提高太空危机管控和综合治理效能,支持与俄、美等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外空治理对话,推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空间科学观测台建设。
2.载人航天。
依托中国空间站,开展空间天文观测、地球科学研究,以及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科学实验。
推动开展航天员联合选拔培训、联合飞行等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3.北斗导航。
持续参加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有关活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卫星导航秩序。
积极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星基增强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合作,促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
重点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合作与交流,共享北斗系统成熟应用解决方案,助力各国经济社会发展。
4.深空探测。
重点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欢迎国际伙伴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在任务的各个层级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论证和建设。
拓展在小行星、行星际探测领域合作。
5.空间技术。
支持卫星工程和技术合作,完成埃及二号卫星联合研制,发射中法天文卫星、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推动中巴(西)资源系列后续卫星合作。
开展航天测控支持合作,继续开展与欧洲空间局在测控支持领域合作,进一步推进地面站网建设。
支持商业航天国际合作,包括发射服务,以及卫星整星、卫星及运载火箭分系统、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地面设施设备等产品技术合作。重点推动巴基斯坦通信卫星研制,以及巴基斯坦航天中心、埃及航天城建设合作进程。
6.空间应用。
推动中国气象卫星数据全球应用,支持中法海洋卫星数据向世界气象卫星组织开放,推动“张衡一号”电磁监测卫星数据全球共享和科学应用。
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加强遥感、导航、通信卫星的应用合作。
推动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与应用。
参与空间气候观测平台建设与实践。
7.空间科学。
依托深空探测工程,利用地外样品和探测数据,开展空间环境、行星起源演化等领域的联合研究;通过联合国向国际社会开放“嫦娥四号”卫星科学数据。
推动空间科学卫星联合研制,开展以暗物质粒子、太阳爆发活动及其影响、空间引力波等为重点的空间科学探索研究。
8.人才与学术交流。
开展航天领域人员交流与培训。
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和论坛。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美丽太空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如何推进航天治理现代化。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450字,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