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链接
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展示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场景,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二、深度解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内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著作中汲取营养、深化认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第一,深刻把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大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修复和利用自然,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取之有时、用之有度,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还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好生态环境,生态也会回馈我们,生态本身就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第三,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了民生,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对人的生存来说,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第四,深刻把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是各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就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内在规律,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更加注重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筑牢美丽中国的生态根基。
第五,深刻把握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必须把制度建设、法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及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第六,深刻把握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全球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必须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维护公平合理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谋篇布局更加成熟。我们党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逐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二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步履坚实。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立“1+N”政策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2022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至56.2%,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运行。新时代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二氧化碳,绿色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三是协同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2022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9微克/立方米,首次降低到30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5%,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至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顺利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云南野象“自由旅行”、长江江豚“频频微笑”、青藏高原“万羊齐奔”,生动体现了我国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
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重塑和重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制度。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现对两轮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督察全覆盖,并对6家中央企业和2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督察,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制修订30多部生态环境领域法律和行政法规,形成由1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N部涉及生态环境要素的专门法律、4部特殊区域法律组成的“1+N+4”法律制度体系。
五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环境治理影响力大幅跃升。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充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推动达成历史性的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篇章。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在发展中国家启动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念,强调人类必须下决心抛弃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观念,转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上,需要自觉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既包括自然界物质运动与生态系统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努力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进一步论述与阐发。在理念层面,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即承认自然界存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界限,为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了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同作为“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阐明了当前和未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体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指明了方向。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时代价值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主动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成果。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党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明确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主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这些观点和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思考和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彰显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要求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习近平主席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强调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文明新形态。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始终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初心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深厚情怀和责任担当。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四个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发展方向和鲜明特征,同时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人通过实践认识与改造自然界,实现了人的本质和主体性,但同时也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性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观念,蕴含极其丰富的智慧,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养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克服了西方传统现代化进程中征服自然、追求物质、先污染后治理的价值观念,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历史逻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积极探索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人民的生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早期探索,在战乱与水旱灾荒中开展救荒、生产、育人等工作,通过改良水利改善工厂卫生和劳动条件满足工农的生存需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面对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之一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开展了大量改造自然的工作,强调发展林业、兴修水利、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写入《宪法》,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绿色现代化应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彰显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处理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上进行了不懈探索,使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发生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满足了人民从盼温饱、求生存到盼环保、求生态的需求。
实践逻辑。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改革体制和创新机制,不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加强从江河湖库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系统建设,让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好转明显。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实践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中国已成为大气污染治理速度最快的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正在展开,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价值逻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根植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发展经济中改善环境,共同创造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解决的是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优质的生态产品被人民群众逐步拥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渐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乎人民群众福祉,人人是受益者、建设者、共享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负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那些既希望加快经济发展而又不希望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国家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为了地球安宁,我们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积极参与和引领美丽中国、美丽世界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建设,具有世界价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为人类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积累了思想财富。
★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当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篇章。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聚焦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聚焦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三是坚持系统观念,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依法加大生态破坏问题监督和查处力度,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积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示范样板。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不断增强制度性权利。继续履行好COP15主席国职责,推动“昆蒙框架”目标落地。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五是加快改革创新,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加大技术、政策、管理创新力度,不断提升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执法监管体系,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测、信息、科研、人才队伍等各方面能力。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全面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主要精神
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联合举办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山东省委书记林武,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致辞;山东省政协主席葛慧君出席。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主持活动。
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旨在展示新时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场景,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孙金龙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成效不断显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全球环境治理影响力大幅跃升,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定不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共同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林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美丽山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优良生态环境名片更加亮丽。去年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这是对山东发展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更是我们必须坚决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面向未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力深化动能转换,聚力推动科技创新,聚力改善环境质量,聚力推进节能降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新篇章。
张宏森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在刚刚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国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传承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蕴含着对中国传统自然观念的继承弘扬,彰显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胸襟与追求。中国作协将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团结引领广大作家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学创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动书写生态文明建设史诗,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提供更加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周乃翔在致辞时说,山东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圣地”、动能澎湃的“发展高地”、岱青海蓝的“生态福地”。如今的山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亮丽底色,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加快美丽山东建设。我们愿与各方一道,携手并肩、深化合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实战应用
例题1:结合给定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准确全面,措施合理,逻辑清晰,6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一是以高站位促发展。要以更高的站位看待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应该以更高的站位看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建设,站在当前中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节点上,站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上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的重要意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二是以大力度强治理。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环境污染防治。要加强治理,对从前留下的生态问题、生态欠账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同时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治理。要加强监管,对当前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工厂、矿山等,依法对其进行整改、查处。
三是以新举措抓修复。要以更实、更新的举措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切实可行的举措和政策,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坚持守正创新,在坚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以追求真理的精神,寻求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
四是以新理念聚合力。要以更强的合力共建美丽中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走进人民生活中,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将生态文化的学习宣传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加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深入学习与推广。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与监督作用,多点合作,多点发力,完善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生态治理机制。
例题2: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结合给定材料,请你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1200字左右。
【参考作答】
筑生态文明 绘锦绣山河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强调着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家园,要强化宣传引导、发挥制度优势、凝聚发展合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绿水逶迤、青山相向、花鸟为邻,交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强化宣传引导,传递“好声音”。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绿水青山的“宣传者”,主动介绍好、阐释好、传播好“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思想,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知识,引经据典,撷取古今中外案例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意识、“兼乎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润物无声”地传播开来,不断提升群众对生态环保的知晓度、认可度、参与度,引导群众争当环保“小卫士”,共同建设绿色环保家园。
发挥制度优势,筑牢“防火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敢于触及“矛盾窝”、善于啃“硬骨头”,以绣花功夫“治脏”,以铁的手腕“治乱”,以严的标准“治堵”,坚决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释放出“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的强烈信号。纪检监察、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要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在各自分管领域内把好关卡,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破坏环境行为,重拳出击、当罚则罚,要树牢“严保护”导向,构建“大保护”格局,畅通“快保护”导向,营造“共保护”环境,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